首页> 中文学位 >2205双相不锈钢与Q345R钢焊接性研究
【6h】

2205双相不锈钢与Q345R钢焊接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绪论

1.1课题研究现状(Research status of subject)

1.2课题来源及研究的意义(Source of subject and its significance )

2 材料与试验

2.1 引言(Preface)

2.2试验材料(Test materials)

2.3 Q345R和2205DSS钢异种钢焊接性(Weldability of dissimilar steels between Q345R and 2205DSS)

2.4 焊接工艺(Welding procedure)

2.5 焊接接头试验(Experiments of welded joints)

2.6 本章小结(Summary)

3 基于ANSYS的焊接过程有限元模拟

3.1 引言(Preface)

3.2 焊接温度场的理论分析(Theoretical analysis of weld temperature field)

3.3 焊接过程有限元模拟(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welding process)

3.4 模拟结果及分析(Result of simulation and discussion)

3.5 本章小结(Summary)

4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4.1 引言(Preface)

4.2 合金元素对 Q345R 和 2205DSS 焊接接头 SMAW 侧显微组织的影响(Effect of alloying element on SMAW microstructure of Q345/2205DSS welded joints)

4.3 热输入对 Q345R 和 2205DSS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的影响(Effect of heat input on microstructure of Q345R/2205DSS welded joints)

4.4 本章小结(Summary)

5 焊接接头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Preface)

5.2 接头拉伸与弯曲性能(Tensile and bending properties of welded joint)

5.3 接头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 of welded joint)

5.4 接头耐蚀性(Corrosion resistance of welded joint) 5.4.1 焊缝金属的电化学性能

5.5 本章小结(Summary)

6 焊接接头高温时效的研究

6.1 引言(Preface)

6.2 接头高温时效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welded joint during high-temperature aging)

6.3 高温时效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Effect of high-temperature aging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elded joint)

6.4 本章小结(Summary)

7 焊接接头微纳米力学性能的研究

7.1 引言(Preface)

7.1 接头微区塑性表征(Micro plastic characterization of joint)

7.2 纳米压痕表征方法(Nano-indentation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7.3 试验结果与讨论(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

7.4 本章小结 (Summary)

8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2205双相不锈钢是一种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的钢种,目前,2205双相不锈钢与Q345R高强度低合金钢的焊接尚未成熟,尤其是对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变化机理还缺乏深入研究。本文采用焊条电弧焊和钨极氩弧焊两种焊接方法,2209、309和309Mo三种焊接材料合金,共六种焊接工艺对8mm厚2205双相不锈钢板与Q345R高强度低合金钢板进行了对接焊接试验。在此基础上对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微纳米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双相不锈钢和其他钢种之间的异种钢焊接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了焊接过程中特征区域的热循环过程,观察了焊后接头各区域的显微组织,测试了接头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显微硬度和耐蚀性,同时研究了时效过程中接头各区域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变化,测试了接头微区的微纳米力学性能。
  通过本文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有限元分析表明,打底层焊缝的Q345R侧熔合区250℃以上的加热时间最长,为1225s,盖面层最短,为1066s,中间层焊缝的熔合区加热停留时间为1148s。同时,钨极氩弧焊打底焊Q345R侧熔合区700℃以上停留时间为311s,高于焊条电弧焊盖面层Q345R侧熔合区700℃以上的停留时间211s。
  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2205双相不锈钢侧热影响区和接头焊缝区均为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组成的双相组织,组织比例和形貌受热循环和合金元素的共同影响,焊缝区-Q345R母材的界面存在“碳迁移”区域,“碳迁移”程度也受到热循环和合金元素的共同影响。焊缝区铁素体含量受到铬当量与镍当量比值([Creq]/[Nieq])的制约,铁素体含量与[Creq]/[Nieq]成正比关系,由于焊条电弧焊700℃以上高温停留时间低于钨极氩弧焊,故焊条电弧焊焊缝区的铁素体含量高于钨极氩弧焊焊缝的铁素体含量;焊条电弧焊时,由于焊材E2209比E309和E309Mo含有更多的Ni元素,E2209焊材焊接时Q345R侧熔合区的组织更为细小;“碳迁移”程度与焊材中Mo元素的含量成反比关系,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关系。
  焊接接头的拉伸、弯曲性能均能满足使用要求。接头拥有高于Q345R母材的抗拉强度,断裂位置在Q345R母材,断口特征为韧窝。同时,接头的面弯和背弯均未出现裂纹,表明接头拥有良好的塑性。接头从Q345R母材-焊缝-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硬度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Q345R母材-焊缝区的界面,接头显微硬度存在“降低-上升-降低”的波动,且加热时间越长,波动越大。E2209焊缝的耐蚀性接近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在浓度为3.5%的NaCl溶液中,E2209焊缝金属的自腐蚀电位为-0.519V,高于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0.521V,同时E2209焊缝的晶间腐蚀速率为0.4082g.m-2.h-1,略高于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的晶间腐蚀速率0.4006g.m-2.h-1。晶间腐蚀产物研究结果表明,腐蚀剩余组织为铁素体组织。
  对接接头高温时效过程中,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与焊缝中的铁素体相不断向奥氏体相转变,还伴随着σ相的析出,接头的显微硬度发生了显著变化,σ相的析出受到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和合金元素的共同制约。在700℃时效时,铁素体随时间延长逐渐转变为奥氏体相;在900℃时效时,组织为三相共存状态,即奥氏体相、铁素体相和σ相,时效后焊缝区的σ相与焊缝金属的Mo元素含量成正比关系,且σ相是Fe和Cr的金属间化合物,其中Cr的质量分数约为33.5%;900℃时效后焊缝区和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区的显微硬度的提高幅度大于700℃时效;900℃时效时,同种焊材下,焊条电弧焊焊缝的显微硬度提高幅度大于钨极氩弧焊焊缝,同种焊接方法下,E2209焊缝硬度提高幅度大于E309和E309Mo;Q345R母材的显微硬度低于焊缝区,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材料的Meyer指数与其加工硬化指数存在正比关系;钨极氩弧焊焊缝的平均Meyer指数最小,其次是焊条电弧焊焊缝,最后为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即钨极氩弧焊焊缝塑性最好,2205双相不锈钢母材最差,且同一种焊接方法中,309焊材施焊的焊缝的Meyer指数最小,可见309焊缝拥有最佳的塑性;铁素体的硬度为346.83HV,高于奥氏体的硬度261.62HV,铁素体的稳态应力敏感指数为82.79,远大于奥氏体的36.26,表明铁素体比奥氏体拥有更好的蠕变抗力;σ相的硬度为1764.8HV,为一种脆硬相,远高于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显微硬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