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豫西煤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以新丰煤矿为例
【6h】

豫西煤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以新丰煤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Current Research Actuality)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Main Content and Measure)

1.4 研究进展及成果(Major Research Work)

2 豫西煤田地质构造特征

2.1 区域构造演化及形态特征(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y)

2.2 局部构造演化及形态特征( Local Tectonic Evolution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y)

2.3 地层沉积动力条件及其演化( Sedimentary Dynamic Conditions and Its Evolution)

2.4 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其演化( Groundwater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Its Evolution)

2.5 煤体破坏类型及煤质( Destructive Type and Properties of Coal)

2.6 多地质因素耦合及其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 Coupling Multiple Geological Factors and their Control Action on Gas Occurrence)

2.7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3 古河流冲蚀作用及其对瓦斯赋存控制研究

3.1 豫西地区区域煤厚变化机理分析(Analysis of Regional Coal Seam Thickness Change Mechanism in the Western Henan)

3.2 古河流冲蚀区几何展布特征研究( Geometr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of Ancient River Erosion Zone)

3.3 孔渗及储集物性特征研究(Research of Porosity and Reservoir Properties Characteristics)

3.4 沉积组合封储瓦斯模式分析(Gas Reservoir Storage Model Analysis of Deposited Combination)

3.5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4 煤层流变及其对瓦斯赋存控制研究

4.1 流变区概况(Overview of Coal Seam Rheological Area)

4.2 流变区煤体微观结构分析( Coal Reservoir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Coal Seam Rheological Area)

4.3 流变煤体 X 射线衍射动力变质作用分析( Dynamic Metamorphism Analysis of Rheological Deformed Coal by X-ray Diffraction)

4.4 流变区突出危险性分析(Analysis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Risk in Coal Seam Rheological Area)

4.5 本章小结(Brief Summary)

5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Conclusions)

5.2 创新点(Innovation)

5.3 展望(Prospect)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豫西煤田煤厚变化大,构造煤普遍发育,瓦斯地质规律研究已成为瓦斯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已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以及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豫西煤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瓦斯赋存的控制进行了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首先,理论分析了豫西煤田地质构造特征,对新丰煤矿多地质因素耦合及其对瓦斯赋存的控制进行了研究。得出:太原组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成煤稳定性差,煤厚小;台地相碳酸盐岩构成一3煤层的直接顶底板,封储瓦斯能力差,作为顶底板直接充水水源,强水溶作用致使一3煤层瓦斯逸散。山西组二1煤为多旋回浅水三角洲含煤建造沉积体系下部泻湖潮坪沉积,成煤环境优越,割理裂隙发育,储集物性好;以河流作用为主、受潮汐影响的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相沉积地层与下伏煤岩系呈冲刷侵蚀接触。构造应力作用下,煤储层产生塑性流变,流变构造及流变构造煤发育,产生动力变质作用。二1煤层西北部深部滞留水区、高压瓦斯富集区及突出危险区受单斜-逆冲推覆-水动力多地质因素耦合控制。
  其次,研究了古河流冲蚀作用对煤储层储集物性、吸附解吸特性及沉积组合瓦斯封储模式的控制机理。得出:豫西地区山西组二1煤煤层赋存及瓦斯赋存受分流河道相沉积向下片流冲蚀作用的控制;新丰煤矿具有北部比南部煤层厚,东部比西部煤层厚的展布规律。古河流冲蚀作用导致煤储层灰分产率由6.9%增大至20.41%,孔隙率由4.74%降至4.46%,瓦斯储集能力及瓦斯渗流能力降低;煤基质中的水分含量由2.26%增大至2.28%,煤体对瓦斯的极限吸附量由35.7cm3/g降至30.30cm3/g,吸附瓦斯能力降低。破坏了二1煤层泻湖潮坪聚煤沉积单元结构的完整性,煤储层与围岩构成四种沉积组合瓦斯封储模式。
  再次,研究了流变区构造成因、煤储层展布几何特征、流变煤体微观结构、动力变质特征及流变区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得出:在多期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尤其是喜山期滑动构造的推挤拖曳,煤底高程-67.65m~+24m段煤层发生流变。厚煤带流变煤体脆性张裂纹发育,为初碎裂煤或碎裂煤;薄煤带流变煤体为碎粒煤或碎粉煤,呈显微角砾结构。由厚煤带向薄煤带:总孔容和总比表面积增大,瓦斯储集能力提高;微孔孔容和比表面积增大,瓦斯吸附能力增强;煤体的(002)峰峰位增大,d002减小,La及Lc增大, Nc增大,动力变质作用增强。薄煤带突出主控因素为煤体结构,厚煤带突出主控因素为煤体瓦斯和卸压带宽度。
  上述研究对豫西煤田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及瓦斯灾害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曹召丹;

  •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 学科 安全技术及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柏泉;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D712.2;
  • 关键词

    豫西煤田; 地质构造; 瓦斯赋存; 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