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秦皇岛柳江盆地馒头组-亮甲山组碳酸盐岩微相及仿真模拟
【6h】

秦皇岛柳江盆地馒头组-亮甲山组碳酸盐岩微相及仿真模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选题目的及意义(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1.2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Research Status and Problems)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earch Ideas)

1.4 研究新意与研究难点( Research Novelty and Research Difficulty)

1.5论文工作量(Paper work)

2区域概况

2.1地理位置(Location)

2.2区域地质演化史(Regional geological history evolution)

2.3区域构造特征(Regional structural features)

2.4区域地层系统(Regional stratigraphic system)

2.5研究地层概况(Strata Overview)

2.6小结(Brief Summary)

3寒武-奥陶系岩石学特征

3.1实测剖面(Measured profile)

3.2主要岩石类型(The main rock types)

3.3沉积构造特征(Sedimentary structures)

3.4 小结(Brief Summary)

4微相分析

4.1微相类型及特征(Microfacies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4.2颗粒类型及特征(Particles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4.3成因探讨(Discussion on the Genesis)

4.4微相序列组合(Combination of Microfacies sequence)

4.5小结(Brief Summary)

5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演化

5.1沉积相类型及特征(Sedimentary facie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5.2沉积模式(Sedimentary model)

5.3沉积环境演化(Evolution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5.4小结(Brief Summary)

6地质演化与仿真模拟

6.1几何模型(Geometric model)

6.2模拟流程(Process simulation)

6.3实体案例(Entity Case)

6.4小结(Brief Summary)

7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Ⅰ

图版 Ⅱ

图版 Ⅲ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的柳江盆地地层记录了从新元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台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地质事件和地质现象,这些地质现象和地质事件包括了岩浆活动、海水进退、沉积环境变化以及生物进化等诸多方面。柳江盆地内馒头组-亮甲山组地层连续完整,特别是岩石(碳酸盐岩为主)学等地质现象十分丰富且典型,是研究华北地台北部寒武系、奥陶系的典型剖面之一。
  本文以碳酸盐岩微相研究的理论、技术为依托,在野外剖面宏观岩石特征及沉积标志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采集样品并观察岩石薄片中的显微特征,对研究层位的岩石微相进行了研究,共划分出19种岩石微相。同时分析了各类型岩石微相的形成原因与条件,以岩石微相划分为基础,综合各种微相类型在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划分了1类7种反映不同环境特征的岩石微相序列。最后,结合相关资料,通过各种相标志研究,认为本区寒武系总体发育于碳酸盐岩缓坡,并间歇性的受到风暴作用影响;下奥陶统发育于浅海缓坡。对于地质仿真模拟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选择了最适于论文建模的实体模型,依据布尔运算法则,构建了秦皇岛地区基底形成,盖层发展及强烈构造的多种模型,演示了基底断裂、岩浆侵入、海水进退、造山运动及风化剥蚀等多种宏观地质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