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试品种为武粳15(常规粳稻)、常优1号(杂交粳稻)。试验从亩栽插穴数和N肥运筹出发设计了前促、平衡、优中三种栽培途径,并以常规高产途径为对照。通过系统比较不同栽培途径下群体的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以及氮素的吸收利用,揭示超高产形成规律,初步提出水稻超高产栽'/>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的初步研究-硕士-中文学位【掌桥科研】
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的初步研究
【6h】

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水稻超高产研究概况

1.3.2关于水稻超高产的概念

1.3.3关于超高产水稻的产量形成

1.3.4关于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思路)和模式的研究

1.4主要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

第2章水稻超高产群体产量形成及其源库特征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1.2试验设计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1.4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超高产群体的产量形成

2.2超高产群体的叶面积

2.3超高产群体的粒叶比

2.4超高产群体的茎蘖动态

2.5小结与讨论

第3章水稻超高产群体的物质生产特性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1.2试验设计

1.3测定项目

1.4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超高产群体的干物质生产与积累

2.2超高产群体干物质分配与运转

2.3超高产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3小结与讨论

第4章水稻超高产群体的氮肥吸收特性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1.2试验设计

1.3测定项目

1.4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主要生育时期稻株含氮率

2.2群体氮素吸收与积累动态

2.3群体氮素当季利用率与绩效分析

3小结于讨论

第5章结论与讨论

1结论

1.1优中超高产栽培途径

1.2优中超高产栽培途径的技术指标

1.3优中超高产栽培途径相配套的关键栽培技术

2讨论

2.1对进一步提高水稻亩产栽培途径的设想

2.2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于2005-2006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实验农场进行,土壤类型为砂壤土,地力中等偏上(前茬小麦产量为450kg/666.7m<'2>)。供试品种为武粳15(常规粳稻)、常优1号(杂交粳稻)。试验从亩栽插穴数和N肥运筹出发设计了前促、平衡、优中三种栽培途径,并以常规高产途径为对照。通过系统比较不同栽培途径下群体的产量构成、干物质生产以及氮素的吸收利用,揭示超高产形成规律,初步提出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以期为水稻的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栽培途径对武粳15、常优1号产量的影响较大。两个品种产量次序均为优中>平衡>前促>常规途径,优中途径的产量达到了超高产水平(武粳15、常优1号分别为846.0、800.7kg/666.7m<'2>)。 优中途径产量高主要是群体颖花量高(武粳15达3425.3万/666.7m<'2>,常优1号达3513.5万/666.7m<'2>),并保持了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反观前促、常规途径,其群体总颖花量均不足。从颖花量构成的两因素来看,优中途径穗数足,每穗粒数多:前促、常规穗数并不少,穗型则显著小与优中。 因此,以足量大穗形成高颖花量,因种协调穗粒结构,并保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是水稻超高产产量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 2、优中途径群体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快而适中,至拔节期在4.0左右;中期增量较大,最大值出现在孕穗期,达8.0以上,且有效、高效叶面积率均高,分别在92%和73%左右;抽穗以后叶面积消减缓慢,至成熟期LAI还能维持在3.5左右。而前促、常规途径均因前期增长过量,导致中期群体有效、高效叶面积率低(分别为80%和60%)。平衡途径叶面积动态与优中基本一致。 3、优中途径群体基本苗起点低,前期群体茎蘖增长稳定,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够苗,此后无效分蘖增长缓慢,高峰苗在预期穗数的1.3-1.4倍,此后平缓下降,至抽穗期实现预期穗数,成穗率较高(一般在70%以上)。前促、常规途径前期群体增长过快,高峰苗出现早且数量大,为预期穗数的1.5倍左右,此后下降速度快,最终成穗率低(60-65%),至抽穗期虽然达到了预期穗数,但穗型小:平衡途径高峰苗后群体下降略快于优中,最终亩穗数和穗粒数均不如优中途径。 4、不同栽培途径对群体物质生产影响较大。总干物重优中途径最高(武粳15为1384.2kg/666.7m<'2>,常优1号为1395.8kg/666.7m<'2>),平衡次之,前促与常规均显著低于优中与平衡途径。各生育阶段,优中途径干物质积累优势主要集中在中、后期,均占总生物量的40%;而前促、常规途径前、中、后期积累量相当:平衡途径则基本与优中途径相仿。因此,适当降低生育前期物质积累,提高中、后期干物质生产,最终形成较高的总生物量是优中途径能够实现超高产的有效途径。 5、不同栽培途径的群体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亦有差异。群体总吸氮量、成熟期稻株含氮率、氮素利用率及生产效率均以优中途径最高。各生育阶段吸氮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优中途径前期为25%、中期为50%、后期为25%;前促、常规途径分别为40%、30%、30%。平衡途径与优中基本相似,只是中期较之比例略低。因此,适当加大中、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可有效增产增效。 6、综合以上不同栽培途径群体产量结构、叶、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比较分析可见,

著录项

  • 作者

    吴桂成;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洪程,霍中洋;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048;
  •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 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