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吡虫啉等杀虫剂残留对二化螟生殖影响机制及对褐飞虱的控制效能
【6h】

吡虫啉等杀虫剂残留对二化螟生殖影响机制及对褐飞虱的控制效能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语表

第一章文献综述

1.吡虫啉在稻田中残留研究

1.1农药残留的常用研究方法

1.2吡虫啉在稻田生态系中残留研究

2.二化螟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2.1二化螟种群的时间动态研究

2.2农药胁迫与二化螟的种群动态关系研究

3.农药与害虫再猖獗

3.1国内外害虫再猖獗的研究现状

3.2农药引起害虫再猖獗的原因分析

3.3害虫再猖獗研究趋势

4.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目标

4.1目的和意义

4.2目标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农药对二化螟成虫生殖力影响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3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农药对二化螟蛹重影响

2.2农药对二化螟成虫产卵量影响

3讨论

3.1农药对二化螟生长发育及成虫产卵的影响

3.2螟虫发生原因的复杂性

3.3农药诱导害虫再猖獗的机制

参考文献

第三章吡虫啉等农药对二化螟激素影响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3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标准曲线的绘制

2.2农药对幼虫激素影响

2.3农药对成虫保幼激素的影响

3讨论

3.1逆境胁迫对昆虫体内激素影响

3.2逆境胁迫对昆虫激素影响机制

参考文献

第四章农药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组织部位的残留及对褐飞虱防治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3吡虫啉残留测定方法

1.4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标准曲线绘制

2.2吡虫啉残留动态

2.3不同施药方式下吡虫啉对褐飞虱防治效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吡虫啉对水稻生理生化影响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3测定方法

1.4分析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吡虫啉对水稻可溶性糖含量影响

2.2吡虫啉对水稻钾等化学元素含量影响

2.3吡虫啉对水稻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

3讨论

3.1农药对水稻生化物质的影响

3.2农药对水稻体内化学元素的影响与害虫再猖獗

3.3农药对植物生化物质的影响与害虫再猖獗

参考文献

第六章讨论与结论

1.农药是影响二化螟种群变动的重要因素

2.农药调控二化螟生殖的机制

2.1农药对水稻生理生化影响

2.2农药对二化螟激素影响

3.农药影响二化螟生殖的机制探讨

3.1农药对植物生化物质的影响与昆虫繁殖力关系

3.2农药对昆虫激素影响与昆虫繁殖力关系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论文的技术路线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投稿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对吡虫啉等杀虫剂残留对二化螟生殖影响机制及对褐飞虱的控制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以水稻、茭白为食料,选用吡虫啉、扑虱灵等处理食料后饲养二化螟幼虫,测定二化螟蛹重及成虫生殖力。结果表明,田间二化螟蛹重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但各处理同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吡虫啉10mg/kg与15mg/kg处理茭白后饲养幼虫羽化的成虫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以吡虫啉15mg/kg处理的茭白饲养的幼虫羽化出的成虫产卵量同10mg/kg处理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 2.农药对水稻生理生化的影响有可能传导至取食水稻的害虫。二化螟幼虫取食农药处理的食料后,其体内激素产生了不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幼虫取食农药处理的茭白后,其体内保幼激素(JH)含量与对照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蜕皮激素(MH)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JH/MH比值随吡虫啉浓度上升而增大。 3.以丰优香占、武粳15为研究对象,研究吡虫啉30mg/kg通过根施与喷雾两种方式使用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不同组织部位内的残留量:通过褐飞虱在药后不同时间的存活率,研究农药经不同施药方式与不同药量组合使用后在武粳15体内残留与防效的关系。

著录项

  • 作者

    余月书;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吴进才;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435.112.3;
  • 关键词

    水稻虫害; 褐飞虱防治; 吡虫啉残留;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