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的稻田利用研究
【6h】

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的稻田利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2规模化养猪场污水处理利用的研究进展

1.2.1国外研究进展

1.2.2国内研究进展

1.3规模化养殖场污水稻田利用的优点

1.3.1促进营养元素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利用

1.3.2改善土壤有机质状况、培肥地力

1.3.3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设计

2.2测定项目及方法

2.2.1产量及生育特性测定

2.2.2植株养分含量的测定

2.2.3稻米品质测定

2.3数据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污水处理对水稻生理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3.1.1对水稻分蘖数的影响

3.1.2对剑叶SPAD值的影响

3.1.3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不同污水处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2.1不同处理对水稻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不同处理对水稻不同时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3.3不同污水处理对水稻养分含量的影响

3.3.1对水稻各器官含氮率的影响

3.3.2对水稻各器官含钾率的影响

3.4不同污水处理对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3.4.1不同污水处理对稻米的加工品质的影响

3.4.2不同污水处理对稻米的外观品质的影响

3.4.3不同污水处理对稻米的蒸煮品质的影响

3.4.4不同污水处理对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4结论与讨论

4.1不同处理水稻生理生长性状和产量的特点

4.2不同处理对水稻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

4.3不同处理对水稻养分含量的影响

4.3.1对植株含氮率的影响

4.3.2对植株含钾率的影响

4.4不同处理对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4.4.1对水稻加工品质的影响

4.4.2对水稻外观品质的影响

4.4.3对水稻蒸煮品质的影响

4.4.4对稻米淀粉粘滞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畜禽排放粪便不断增加。随着政府对集约化养殖场污染的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妥善处理并合理利用畜禽粪便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本文以上海农场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农场养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重点开展生态监测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为养猪场——农田种植循环农业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水稻在各污水处理下均未表现出严重受害现象,且部分处理有利于增产和提高稻米品质。因此将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进行稻田利用是可行的。这样既避免了污水污染环境又充分利用了其中的养分,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2、拔节期时分蘖数随着污水替代比例的提高和污水量的增加而变小,因此拔节期不宜过多的施用污水,只需要以常规施肥模式进行化肥施用即可。从SPAD值来看,污水替代比例越高,污水量越大,SPAD值越大,越有利于氮的吸收。
   3、拔节期和抽穗期时,干物质的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的抛物线相关,而在成熟期,则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在水稻生育前期,叶片分配比率随着污水量的增加和替代比率的增加而增大,而茎鞘和穗分配比率随着污水量的增加和替代比率的增加而减小;到了生育后期相反。因此加强在抽穗后到成熟这段时期内的田间管理和肥料运筹是十分必要的。
   4、不同处理水稻植株的含氮率和含钾率均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迟先增加再降低。在本实验条件下,70%M和100%M处理最有利于氮的吸收。70%M处理最有利于钾的吸收。
   5、一个优化的污水利用方案应实现产量高、品质好、生态不良影响小、稻田对污水的负荷大四个目标的相协调。在本实验条件下,70%M、40%M、40%L、70%L、100%H和40%H处理与常规处理相比,均表现为增产。从稻米品质来看,污水替代比例越高,污水量越大其加工和外观品质越好,但会使蒸煮食味品质有所下降,因此,经过全方面的考虑,70%M处理为最优的施肥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