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模拟鸭小肠液制备方法的研究
【6h】

模拟鸭小肠液制备方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北京鸭小肠消化的生理环境的体外模拟,研发出一套适用的鸭小肠主要消化酶的酶谱以及用于消化的缓冲液试剂,并验证用该消化酶配制的消化液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仪上的消化效果,最终得到一种模拟鸭小肠液制备的方法。这既可为鸭饲料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仪上进行体外快速模拟消化试验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可为体外模拟鸭饲料全消化道的消化及仿生法评定鸭饲料营养价值解决酶的来源问题。
   本论文第一部分旨在通过研究鸭肠道套管手术对日粮干物质消化率和代谢能的影响,探讨瘘术鸭能否作为大量收集鸭肠液的代表性动物提供决策依据。试验采用系统分组设计,主因素为2水平(瘘术,非瘘术),二级处理因素为瘘术处理内重复组(其中瘘术鸭2组,非瘘术鸭2组)。分别测定在2水平主因素和二级处理因素下,试验鸭代谢体重损失、内源性排泄量、干物质消化率与日粮代谢能值。结果表明,在体重损失上,瘘术使实验鸭的代谢体重损失有显著地升高(P<0.05);在内源排泄量上,瘘术对鸭内源粪的排泄量、粪样能值含量和内源能排泄量上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日粮干物质消化率与代谢能值上,瘘术对鸭日粮的干物质消化率及代谢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日粮的能量代谢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瘘术对鸭肠道的基础代谢及两种日粮的消化代谢都没有明显影响。
   第二部分旨在研究北京鸭空肠液中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总消化能力占体内肠液所有酶总消化能力的比例,及其他未知酶发生变化后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根据肠液酶组成设3个处理,处理间4种主要酶的活性一致。处理1为鸭内源肠液(4种酶+其他酶),处理2为鸭肠液干粉剂+试剂酶(4种酶+其他酶),处理3为试剂酶(4种酶)。每个处理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分别测定4种饲料原料(玉米、豆粕、棉粕、小麦麸)和4种饲粮的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对饲料原料与饲粮干物质、能量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影响程度因试验材料不同而有所差异;2)处理2对饲料原料和饲粮的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分别为处理1的100.09%~101.76%和100.82%~103.52%;3)处理3对饲料原料和饲粮的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分别为处理1的89.38%~110.85%和86.39%~115.63%。结果提示:在鸭空肠液中,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脂肪酶4种主要酶的总消化能力占内源肠所有酶总消化能力的比例>86.39%;其他未知酶发生改变后对测试结果的干扰<1.72%。以鸭小肠液纯化酶粉剂为主体,采用试剂酶调节4种主要消化酶活性与体内肠液消化酶活性等同制备鸭模拟小肠液,是比较理想的制备方法。
   第三部分旨在通过比较研究鸭内源肠液与模拟肠液对饲料水解动力学的差异,从而确定鸭内源肠液与模拟肠液是否具有相同的酶学特性,为鸭模拟肠液的制备方法进一步提供决策依据。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两种肠液分别为内源肠液和以鸭肠液干粉剂(第一部分提供的肠液)为主+试剂酶配制的模拟肠液,设置7个时间梯度,分别为3、6、9、12、15、18和21h,分别测定玉米、大豆粕的仿生干物质消化率、仿生能量消化率,每个样品5个重复,每个重复一个消化管。结果表明,鸭内源肠液与模拟肠液对玉米水解动力学比较研究中,3h的玉米仿生干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6、9、12、15、18和21h玉米仿生干物质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6和12h的仿生玉米能量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9、15、18和21h的仿生玉米能量消化率差异显著(P<0.05),模拟肠液对仿生玉米的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占内源肠液相应值的97.31%-99.78%;鸭内源肠液与模拟肠液对豆粕水解动力学比较研究中,3、15、18和21h的豆粕仿生干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6、9和12h的仿生豆粕干物质消化率差异显著,3、18和21h的仿生豆粕能量消化率差异不显著,6、9、12和15h的仿生豆粕能量消化率差异显著。模拟肠液对豆粕的仿生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占内源肠液相应值的95.19~99.77%。这表明,内源肠液和模拟肠液对玉米和豆粕的仿生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的水解动力学相似;用鸭肠液粗提干粉剂制备的模拟肠液与鸭内源肠液具有相同酶学特性。

著录项

  • 作者

    谢木林;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章世元,赵峰,张宏福;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鸭 ;
  • 关键词

    鸭小肠; 肠液制备; 水解活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