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邗江三百吟》与清代扬州娱乐文化
【6h】

《邗江三百吟》与清代扬州娱乐文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邗江三百吟创作缘起

第一节 地方私志作品的渊源

第二节 林苏门与《邗江三百吟》

第二章 《邗江三百吟》中的扬州娱乐文化

第一节 《邗江三百吟》中的娱乐文化概说

第二节 说唱艺术

第三节 戏曲表演

第四节 节日习俗

一、春节习俗

二、春秋佳节之娱乐活动

三、庙会斋祠

四、邗江风物

第五节 玩物清赏

一、文人商贾之玩物

二、百姓之玩物

第三章 《邗江三百吟》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邗江三百吟》独到的选材视角

一、关注正在发生的生活

二、关注生活的细节

三、关注文化意义

第二节 《邗江三百吟》的语言特色

一、幽默诙谐、丰富灵动

二、生气勃勃、不避俚俗

第三节 《邗江三百吟》的艺术手法

一、诗文互补

二、质朴白描

第四章 《邗江三百吟》的社会文化价值

第一节 以诗存史

一、不囿于官志规范,择要记述

二、注重社会民生情况的记述

第二节 文学价值

一、风俗史表现方法的探索

二、丰富了诗歌题材和表现形式

三、浓厚的人文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清代扬州百姓生活存在很多娱乐的元素,娱乐文化异彩纷呈,而《邗江三百吟》正是对这一时期扬州社会生活的真实的记录,其中特别对娱乐文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且林苏门独具匠心地以诗文互补的表现手法,不仅融会使用了诗与文的体式,而且还吸收借鉴了竹枝词的取材视角,故而可以全面生动地反映当时的扬城生活。因而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挖掘《邗江三百吟》所反映的丰富历史材料,并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展开研究,以期更好地展示扬州娱乐文化,并认识《邗江三百吟》的文学、文化成就。
   全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邗江三百吟》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学术界对《邗江三百吟》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选题意义与价值。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考述《邗江三百吟》所采用的“诗序结合”的表现形式的历史渊源,并介绍林苏门的生平,分析其写作《邗江三百吟》的原因。笔记体的记事古已有之,而“以诗存史”、“以诗证史”也是诗歌自产生以来便有的价值追求,因此考述二种体式借鉴与融合的渊源,便于我们深入研究《邗江三百吟》的艺术手法与艺术价值。此外,林苏门的生平经历、仕宦南北也是《邗江三百吟》能够取材独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笔者在第一章第二节介绍林苏门的生平,并分析其写作《邗江三百吟》的原因。
   第二章考察《邗江三百吟》中关于扬州娱乐文化的记载,分为说唱艺术、戏曲表演、节日习俗、玩物清赏四个部分。《邗江三百吟》展现生活的范围十分宽广,织就了一张大网,网罗了当时扬州城各个阶层、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各色人物的生活片段与场景。无论是官商大员,还是市井之民,无论是听书听曲,还是郊游游戏,无论是赛龙舟、扎花灯的年时节俗,还是养狗逗鸟的玩赏之乐,《邗江三百吟》都列题歌咏,表现了对娱乐生活的极大关注。文中把《邗江三百吟》对比略早的《扬州画舫录》,更见出《邗江三百吟》的独到之处。《邗江三百吟》更多地关注扬城人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细小变化,以诗为经,而篇篇关乎人事,洋溢着更浓厚的人文关怀。通过分析这些娱乐现象的发生、变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娱乐活动本身,且深入思考与之相应的社会变化和思想变化。
   第三章对《邗江三百吟》的艺术特色进行鉴赏研究,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论述《邗江三百吟》独到的选材视角,特别是善于挖掘出生活中意味隽永、耐人寻味的片段、场景的特色。第二节论述《邗江三百吟》的语言特色,主要对其展现生活的丰富性,语言的诙谐性予以考察,并进行品读鉴赏。第三节则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出发,展现了《邗江三百吟》诗歌中大量运用诗文互补、质朴白描的特点。
   第四章对《邗江三百吟》所写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娱乐生活方面的社会文化价值进行研究。第一节阐述《邗江三百吟》以诗存史的史学价值之所在,尤其是其不囿于官方记载,关注当地民生难能可贵;第二节概述林苏门《邗江三百吟》的文学价值,主要研究林苏门在用诗文表现风俗史方面的新方法、新探索,以及对丰富诗歌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的积极地尝试。
   结语部分,总结《邗江三百吟》的创新在于打破了笔记和诗歌单体做志的旧俗,进一步发挥了“诗文互补”的作用,基本以“竹枝词”的视角来划分门类,以笔记之法作序记叙因由,以体式各异的诗歌来记录时事,故能取材广泛,贴近生活,语言平实生动,叙述自由。《邗江三百吟》表达的不光是对娱乐本身的关注,更多是对娱乐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林苏门展现的内容可能是功利的,但创作本书的动因却是非功利的,我们在欣赏这幅乾嘉时期扬城生活的精致写卷的同时,应当认识到作者寄予其中的深刻的文化反思和人文关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