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工伤农民工维权难问题研究——以扬州市邗江区为例
【6h】

工伤农民工维权难问题研究——以扬州市邗江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制度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文献评价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工伤

2.1.2 农民工

2.1.3 工伤农民工维权

2.2 理论基础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社会保险制度

2.2.3 无过失补偿原则

3 工伤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

3.1 工伤保险参保不足

3.2 认定工伤存在困难

3.2.1 劳动关系缺乏依据

3.2.2 保留证据意识不足

3.3 维权时间成本较高

3.4 实际赔偿与应得赔偿相去甚远

3.5 工伤直接导致劳动关系解除

4 工伤农民工维权难的成因

4.1 法律层面存在不健全和不完善

4.1.1 工伤保险专门性法规缺位且效力等级较低

4.1.2 工伤保险基金的先行支付在实施时面临困难

4.1.3 工伤维权的法律程序在设置上极为不合理

4.1.4 最高院的部分审理工伤案件的规定难以操作

4.2 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存在局限性

4.2.1 工伤认定方面

4.2.2 依法行政方面

4.2.3 执政观念方面

4.3 用人单位缺乏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

4.3.1 用人单位缺乏法律意识

4.3.2 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

4.4 农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4.4.1 农民工缺乏自我维权意识

4.4.2 农民工缺乏自我劳动保护

5 解决工伤农民工维权难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法律层面

5.1.1 完善工伤保险的法律体系

5.1.2 改善工伤维权的法律程序

5.1.3 加大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5.2 政府层面

5.2.1 转变执政理念、加大执法力度

5.2.2 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

5.2.3 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机制

5.2.4 建立灵活适用的工伤保险政策

5.2.5 加强工伤保险工作的执行监管

5.2.6 借助第三方力量的支持和帮助

5.2.7 引导用工市场的规范有序运行

5.3 企业层面

5.3.1 树立法律观念、诚信经营

5.3.2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

5.4 农民工层面

5.4.1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5.4.2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近些年来,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却仍然保留了其自身农民的身份,没有能真正得到城市的认可和接受,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以及体制的边缘,大多数未成立工会组织、也谈不上什么权益保障,无法同等地享有随城市的不断发展而来的社会福利。可以说,农民工这一群体是中国的产业工人中作业环境最苦、生产条件最差、工资报酬最低的群体,也是人数最为庞大的群体。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安全事故高发的大背景下,部分工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出现了工伤农民工依法维权困难的局面。
  本文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思路,使用文献研究法、深入访谈法、统计分析法、比较借鉴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工伤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以扬州市邗江区劳动行政部门关于工伤认定工作的第一手数据及案例为基础,对工伤农民工依法维权问题作了初步研究。
  本文总结了工伤农民工在现实维权过程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严重不足;二是工伤农民工在劳动关系和受伤情况相关证据方面难以举证,认定工伤存在困难;三是依法维权程序过于专业和繁杂造成工伤农民工维权时间成本较高;四是多数工伤农民工最终所获实际赔偿与法定应得赔偿差距过大;五是工伤事故的发生往往最终直接导致劳动关系的解除。笔者根据处理工伤案件的切身经历,通过与工伤农民工及用人单位的沟通,从现行法律层面存在不健全和不完善、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存在局限性、用人单位缺乏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以及农民工缺乏自我维权意识和自我劳动保护等四个方面,对工伤农民工维权难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原因,本文从完善工伤保险法律体系和改善工伤维权法律程序、转变执政理念和加强行政执法、增强企业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以及加强农民工法律知识学习和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本文,笔者希望以基层劳动行政部门处理工伤农民工维权案件的实践经验,能够实现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理论层面上为学界的专家学者研究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提供借鉴材料;二是制度层面上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提供意见和建议;三是实践层面上能够促进政府推动合理有效的法律建设、促进用人单位树立规范用工的理念、以及促进农民工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