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6h】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HR MRI上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

引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颅内粥样硬化斑块3D HR MRI强化表现与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引言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HRMRI上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
  目的:
  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 MRI)血管壁成像技术观察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和形态学特征,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初步探讨与急性脑梗死相关的高危斑块的HRMRI特征。
  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57名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头颅MR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及大脑中动脉HR MRI检查。根据DW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 attack,TIA)组和急性脑梗死组,统计大脑中动脉管腔最狭窄层面斑块在4个90°扇形区域的分布情况,定量测量血管最狭窄处(maximal lumen narrowing,MLN)管腔面积(lumen area,LAMLN)、血管面积(vessel area,VAMLN)和参考血管的LAreference及VAreference,再以此计算出管壁面积(wall area,WA)、斑块面积(plaquearea,PA)、斑块负荷百分比、狭窄率、重构指数(remodeling index,RI),将各组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
  对57例MCA粥样硬化斑块定位分析发现,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位于腹侧壁(共19例,33.3%),上侧壁(共15例,26.3%)其次,TIA组与急性脑梗死组各侧壁分布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VAr。ference、LAreference、VAMLN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脑梗死组的VAMLN、 WAMLN、 PA、狭窄率、斑块负荷百分较TIA组大,斑块表面不光整较TIA组多,而LAMLN较TIA组小。Hs-CRP浓度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且均在正常值范围内。重构方式以正性重构为著,共44例(77.2%),两组之间重构方式无明显差异,均以正性重构多见。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上述检测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斑块负荷百分比、狭窄率、PA、WAMLN、LAMLN对急性脑梗死有诊断能力,其中WAMLN的诊断能力较好,曲线下面积为0.817(95%可信区间[0.703,0.931]),最优截止值为9.50mm2,相应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7%和63.0%。
  结论:
  本实验通过HR MRI血管壁成像技术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评估,发现急性脑梗死者较TIA者斑块负荷更大、最大狭窄处管壁更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高危斑块的特征。WAMLN诊断能力较好,最优截止值为9.50mm2。
  第二部分颅内粥样硬化斑块3D HRMRI强化表现与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采用3D HR MRI技术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特征,分析责任斑块强化方式与卒中发生时间的关系。
  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61名患者根据症状发生至HR MRI检查的时间分为早期组(<4周)、中期组(4~12周)和晚期组(>12周)共3组,均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头颅MR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3D-SPACET1WI及CE-T1WI序列扫描,将3D-SPACE序列上斑块增强前、后信号强度进行对比,定性分析斑块的强化程度,再定量计算斑块强化率,分析斑块强化特点及与检查时间间隔的关系。
  结果:
  对纳入的61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斑块强化特点分析,可见早期组以明显强化为主,强化率最大;中期以轻度强化为主;晚期多无强化,强化率最小。早期与中期、早期与晚期及中期与晚期之间强化程度及强化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起病至HRMRI检查的时间与强化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80,P<0.05)。
  结论:
  HR MRI能够很好地显示颅内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随发病时间间隔的延长,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逐渐减弱,提示强化程度可能是判断斑块易损性的依据之一,可指导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