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来酸氟吡汀缓释固体分散体口服经时特征及药效学研究
【6h】

马来酸氟吡汀缓释固体分散体口服经时特征及药效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综述

1 FM研究现状

1.1 化学名称和结构式

1.2 FM药理作用

1.3 FM临床应用

1.4 FM药代动力学特征

2 FM剂型研究

2.1 FM口服固体速释剂型

2.2 FM胶囊

2.3 FM缓释片

3 缓释固体分散体研究现状

3.1 缓释固体分散体剂型的特点及优势

3.2 缓释固体分散体的问题及展望

4 本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生物样品中FM的HPLC测定方法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动物

2 色谱条件

3 实验方法与结果

3.1 对照品溶液配制

3.2 空白生物样品的采集

3.3 生物样品的处理

3.4 方法学评价

4 讨论

4.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4.2 色谱条件的选择

4.3 去蛋白试剂的选择

5 小结

第三章 FMSSD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2.3 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2.4 数据的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3.2 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4 讨论

4.1 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的选择

4.2 药动学相关参数意义

4.3 观察组织中FM分布方法的选择

5 小结

第四章 自制FMSSD与市售胶囊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大鼠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

2.3 数据的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给药后FM的经时血药浓度

3.2 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

3.3 生物等效性评价

3.3 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FMSSD的药效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小鼠热板镇痛实验

2.2 小鼠醋酸扭体实验

2.3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小鼠给药后对热板法实验的影响

3.2 小鼠给药后对醋酸扭体实验的影响

4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马来酸氟吡汀(FM)是非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明确,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包括由于肌肉紧张增高引起的疼痛、关节疾病导致的疼痛、紧张型头痛、癌痛、痛经、骨伤科、外科手术后或运动损伤后疼痛等。FM的不良反应少且一般不严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疲倦,其他还有眩晕、口干、嗜睡。长期服用不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而且副反应症状与剂量有关,当停止服药一段时间后,由副反应表现出来的症状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目前FM的市售剂型为普通型胶囊剂,口服剂型,每日3-4次,每次用量100mg,每日最大剂量600mg,目前国内作为进口药,暂时还没有其他剂型上市。查阅文献,有制备FM口服固体速释剂型、FM缓释片,并考察其相关制剂在动物体内的药动学指标,暂无其他相关剂型的研究。
  FM现有剂型少,难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故需要开发出安全高效的FM新剂型。在成功制备FMSSD的基础上,本实验建立生物样品中FM的HPLC测定方法,在灌胃给予FMSSD后,对大鼠血浆经时浓度和小鼠各组织中浓度以及药效考察,了解FMSSD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小鼠体内组织分布情况,为研究FM新剂型提供基础实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建立生物样品中FM的HPLC检测方法
  色谱条件:色谱柱:Symmetry C18(5μm,4.6×250mm);流动相:甲醇∶水=50∶50(V/V),用1mol/L的甲酸调pH值至6.70;柱温:25℃;流速:0.5ml/min;检测波长:320nm;进样量:20μl。FM在大鼠血浆中0.015~5.00μg/ml浓度范围内,在小鼠心、肝、脾、肺、肾、脑各组织中0.064~21.33μg/g浓度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1)。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精密度RSD均小于6%、稳定性RSD均小于6%、回收率大于90%,均符合相关检测要求,可用于生物样品中FM的测定。
  2.FMSSD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采用大鼠血药浓度测定法研究FMSSD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三个剂量(9mg/kg、27mg/kg、54mg/kg)大鼠灌胃给药后,采用二室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三组剂量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3.318±0.308)、(3.326±0.548)、(3.333±0.516)h;达峰时FM的血药浓度依次为(0.740±0.031)、(1.825±0.083)、(4.014±0.183)μg/ml;大鼠血浆中药物吸收半衰期t1/2kα分别为(0.837±0.364)、(0.835±0.055)、(0.831±0.057)h;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4.463±1.984)、(4.477±2.186)、(4.474±2.429)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6.417±3.155)、(6.333±0.326)、(6.332±0.329)h;消除率CL/F分别为(1.004±0.034)、(1.202±0.035)、(1.546±0.017)L/h/kg;时间-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24分别为(8.244±0.198)、(21.624±0.453)、(45.134±0.803)μg·h/ml。
  小鼠按78mg/kg灌胃给予FMSSD后,HPLC测定2、4、8、12、24h小鼠各组织(心、肝、脾、肺、肾、脑)中FM浓度,比较药物在小鼠各组织中的分布量;同时利用FM具有荧光特性,对同等剂量灌胃给药后的小鼠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将切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统计出FM在组织中的大体分布趋势,其结果与用HPLC测定FMSSD在各组织中分布的定量分析结果一致。给药后各组织各时间点药物分布有显著差异,各组织药物分布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4h时达最大值,FM在各组织分布量:肝>脑>肾>心>脾>肺。
  3.自制FMSSD与市售胶囊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对自制FMSSD及市售胶囊剂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分别对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TmaxAUC0-t、AUC0-∞采用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的方法进行生物等效性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FM不同剂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以AUC0-∞计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44.388±18.400)%,在参比制剂的80.0%~125.0%范围外,说明两种制剂在大鼠体内不具有生物等效性,自制FMSSD与胶囊剂相比,具有缓慢释放、缓速分布与消除的特点。
  4.FMSSD的药效学研究
  小鼠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阴性对照、低中高(13mg/kg、39mg/kg、78 mg/kg)剂量的FMSSD、(78mg/kg)剂量的市售胶囊,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考察各组药物镇痛效果。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均能提高小鼠痛阈值、减少由醋酸导致的小鼠疼痛扭体反应次数,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给药后0.5~2h内,高剂量FMSSD组的小鼠痛阈提高率(36.14%~61.47%)、扭体抑制率(19.71%~49.97%)都低于市售胶囊组(45.85%~85.53%)、(28.82%~72.16%),但是高剂量FMSSD组在给药4h后小鼠痛阈提高率(95.38%)、扭体抑制率(81.64%)达最大值,市售胶囊组在给药2h后小鼠痛阈提高率(85.53%)、扭体抑制率(72.16%)达最大值。同时给药4~24h后,高剂量FMSSD组的小鼠痛阈提高率维持在(12.23%~95.38%)、扭体抑制率维持在(15.42%~81.64%);市售胶囊组的小鼠痛阈提高率维持在(1.02%~48.47%)、扭体抑制率维持在(9.84%~68.77%)。综合分析两种镇痛模型,表明在相同给药剂量下, FM市售胶囊在给药2h前迅速发挥药效,高于FMSSD,但是在2h达到最大药效后其镇痛效果下降速度快,各FMSSD组镇痛效果下降平缓,体现了缓释镇痛的优越性。同时FMSSD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小鼠痛阈提高率、扭体抑制率也逐渐增加,说明FMSSD的镇痛效果与剂量成正比,剂量越大,镇痛效果越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