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
【6h】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进展

2.1 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研究进展

2.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1 前言

2.1 试验地点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2.5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产量的影响

3.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物质生产的影响

3.3 对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 小结讨论

4.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4.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滨海盐碱地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1 前言

2.1 试验地点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植株含氮率及吸氮量的影响

3.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阶段吸收量及积累比例的影响

3.3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影响

3.4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及百千克籽粒需氮量的影响

4 小结讨论

4.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4.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滨海盐碱地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2.1 试验地点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施氮量和密度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3.2 施氮量和密度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3.3 施氮量和密度对稻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3.4 施氮量和密度对米饭蒸煮食昧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4.1 施氮量和密度对盐碱地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4.2 施氯量和密度对盐碱地稻米食昧值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1.1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的影响

1.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3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盐碱地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需要进一步深化和研究的问题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滨海盐碱地改良及其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适宜的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已成为盐碱地水稻机插高产栽培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此针对性开展了不同施氮量和密度组合试验。试验于2016-2017年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顺泰农场(耕作层电导率:2.5ms/m-3.5ms/m,pH:8.0-8.7)进行,以迟熟中粳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6个施氮水平和2个栽插密度组合试验,其中施氮量设:0N(0kg/667m2)、14N(14kg/667m1)、17N(17kg/667m2)、20N(20kg/667m1)、23N(23kg/667m2)、26N(26kg/667m1);栽插密度设:D1(25cm×12cm)和D2(30cm×12cm)处理,人工模拟机插,系统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滨海盐碱地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期望为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密肥关键技术参数。主要结果如下:
  (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每亩穗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D1(25cm×12cm)密度穗数均高于D2(30cm×12cm)处理;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每穗粒数;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后期降幅明显,在低中氮(0N-20N)下密度大的处理均比密度小的处理产量高,而高氮(23N、26N)下密度小的处理比密度大的处理产量高,产量在20ND1组合最高,为559.1k亩。
  (2)不同氮肥处理下,不同时期的栽插密度D1处理的茎蘖数均高于D2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至拔节期茎蘖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而抽穗期和成熟期,茎蘖数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前中期叶面积指数和后期的叶面积衰减率随之上升,拔节期和抽穗期D1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均大于D2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拔节期和抽穗期的干物质量均呈现上升趋势,拔节期D1处理的干物质量比D2处理高,抽穗期和成熟期也表现为低氮时密度大的处理干物质量大,高氮时密度小的处理干物质量大。
  (3)随施氮量的增加,植株含氮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而吸氮量则相反;D1处理下,水稻各时期的含氮率均低于D2处理。拔节期和成熟期D1处理植株吸氮量小于D2处理,而抽穗期则相反。随施氮量增加,拔节前和拔节期至抽穗期的氮素吸收速率均随之上升,而抽穗期至成熟期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3N处理下最高。D1处理其拔节前氮素吸收速率略低于D2,而其他时期相反。盐碱地水稻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百千克籽粒需氮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呈现下降趋势。D1处理氮素吸收利用率略低于D2,偏生产力则体现出相反的趋势。
  (4)施氮量对稻米的加工品质影响较大,栽插密度对加工品质的影响比较小。随施氮量增加,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和米饭的完整性均呈现上升趋势,稻米中的直链淀粉含量以及米饭的香气、光泽、味道、口感、食味值均呈现下降趋势,食味值的极差接近10。D1处理的垩白率、垩白度比D2处理高。

著录项

  • 作者

    严凯;

  •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

  • 授予单位 扬州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戴其根;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06;
  •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栽插密度; 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