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益生菌对雏鸡生长、小肠发育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6h】

三种益生菌对雏鸡生长、小肠发育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文献综述

1 益生菌发展历程概述

2 益生菌的定义

3 益生菌的分类及选择标准

4 益生菌功能及在动物上的研究应用

4.1 促进动物生长

4.2 调节宿主免疫

4.3 调节肠道菌群

4.4 缓解不良应激

4.5 改善畜舍环境

4.6 其它功能

5 益生菌在肠道的作用机制

5.1 竞争粘附

5.2 改变肠道通透性

5.3 影响肠绒毛发育

5.4 营造酸性环境及杀菌机制

5.6 促进肠道运动

5.7 影响物质代谢和能量摄入机制

5.8 益生菌表面分子结构与肠道作用机制

6 应用前景与问题

6.1 替代抗生素

6.2 菌种耐药性问题

7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试验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动物

1.2 饲养管理

1.3 试验饲粮

1.4 试验设计

1.5 测定的指标及方法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益生菌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益生菌对雏鸡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2.3 益生菌对雏鸡内脏器官指数的影响

2.4 益生菌对雏鸡小肠长度和重量的影响

2.5 益生菌对雏鸡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2.6 益生菌对雏鸡小肠粘膜蛋白MUC2 mRNA表达的影响

2.7 益生菌对雏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3 讨论

3.1 益生菌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益生菌对雏鸡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3.3 益生菌对雏鸡内脏器官指数的影响

3.4 益生菌对雏鸡小肠长度和重量的影响

3.5 益生菌对雏鸡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3.6 益生菌对雏鸡肠粘膜蛋白MUC2 mRNA表达的影响

3.7 益生菌对雏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蛋雏鸡生长、小肠发育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罗曼褐蛋雏鸡432只,随机分成A、B、C、D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制剂(活菌数:1.3×1011CFU/g)、嗜酸乳杆菌制剂(活菌数:1.0×1010CFU/g)、乳双歧杆菌制剂(活菌数:1.5×1010CFU/g),添加量均为:1.0×107CFU/g,试验期为42d。试验结果表明:
  (1)益生菌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在0~21d时,试验组雏鸡平均体重小于对照组;在28~42d时,试验组雏鸡体重转为大于对照组。在35d和42d时,B、C、D组雏鸡体重分别较A组显著提高了3.6%、4.4%、4.3%和6.9%、7.9%、6.3%(P<0.05)。在35d和42d时,与A组相比,B、C、D组ADFI极显著提高8.6%、10%、7.4%和9.2%、13.5%、10%(P<0.01)。在42d时,与A组相比,B、C、D组ADG显著提高17.2%、18.7%、12.2%(P<0.05)。组间F/G无显著差异(P>0.05)。
  (2)益生菌对雏鸡血液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与A组相比,D组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A组相比,B、C、D组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极显著提高24.4%、32.0%、28.5%(P<0.01)。
  (3)益生菌对雏鸡内脏器官指数的影响:与A组相比,B、C、D组肌胃指数分别显著提高了6.8%、14.0%、22.3%(P<0.05)。
  (4)益生菌对雏鸡小肠长度和重量的影响:不同益生菌对小肠长度和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
  (5)益生菌对雏鸡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与A组相比,B、C、D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分别极显著降低17.5%、16.0%、15.1%(P<0.01),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极显著提高20.6%、25.3%、16.23%(P<0.01)。D组回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16.5%(P<0.05)。
  (6)益生菌对雏鸡小肠粘膜蛋白MUC2mRNA表达的影响:益生菌对不同肠段MUC2蛋白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与A组相比,C、D组十二指肠MUC2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与A组相比,B、C、D组空肠MUC2mRNA表达水平均有提高趋势(P=0.06)。与A组相比,C、D组回肠MUC2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提高(P<0.01)。D组的添加效果最好。
  (7)益生菌对雏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a)在42d时,各组盲肠菌群在门水平上主要存在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B、C、D组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含量较A组显著降低38.3%、36.5%、35.4%(P<0.05),Firmicutes(厚壁菌门)含量较A组显著提高62.4%、52.6%、45.7%(P<0.05)。b)在属水平上,各组主要存在Alistipes、Barnesiella、Faecalibacterium、Bacteroides(拟杆菌属)、Ruminococcus2(瘤胃球菌属)等属种。与A组相比,B、D组Barnesiella丰度显著提高(P<0.05)。与A组相比,B、C、D组有潜在致病性的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狭义梭菌属)含量显著降低(P<0.05),Escherichia/Shigella(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含量极显著降低87.5%、100%、75%(P<0.01)。c)与A组相比,D组Shannon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从主成分分析上看,A组和B、C、D组的样本点分布区域不同,说明处理间群落构成存在差异性。
  综上,不同益生菌能够提高雏鸡生长性能、促进小肠发育及改变盲肠微生物区系。乳双歧杆菌的添加效果最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