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异丙酚对内脏痛的抗伤害性刺激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
【6h】

异丙酚对内脏痛的抗伤害性刺激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的说明

引言

第一部分异丙酚对大鼠化学性内脏痛的抗伤害性刺激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大鼠结直肠扩张模型的建立与行为学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异丙酚对大鼠结直肠扩张的抗伤害性刺激作用及其机理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内脏痛的研究现状

附录二临床训练总结

附录三缩略词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异丙酚对小鼠化学性内脏痛的抗伤害性刺激作用.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化学性内脏痛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其持续时间.方法:以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大鼠扭体反应作为内脏痛的实验模型.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脂肪乳剂1ml/kg组、异丙酚5mg/kg组、异丙酚10mg/kg组、异丙酚20mg/kg组、硫喷妥钠5mg/kg组.注药后即放入玻璃观察箱,计数30分钟内出现的扭体次数.结论:亚睡眠剂量异丙酚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大鼠内脏伤害性刺激的感受,其持续时间为20分钟;等效剂量的硫喷妥钠有痛觉过敏作用;异丙酚对内脏痛的镇痛作用与所用的溶媒无关.第二部分:大鼠结直肠扩张模型的建立与行为学评价.目的:评估腹壁撤回反射评级用于评价大鼠结直肠扩张模型行为反应的可靠性.方法:大鼠经肛门插入扩张气囊,注气扩张结直肠建立急性内脏痛动物模型.采用腹壁撤回反射(AWR)评级评估大鼠受伤害性刺激而出现的行为反应强度,并把引起大鼠腹壁明显收缩变平的最小压力值作为痛阈.结论:腹壁撤回反射评级可评价大鼠结直肠扩张的刺激强度,其中AWR3分指标明确,测定的痛阈值稳定;该模型及其行为学评级具有无创伤、稳定性好、重复性强、可定量的特点,可用于内脏痛及镇痛药的有关研究.第三部分:异丙酚对大鼠结直肠扩张的抗伤害性刺激作用及其机理.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内脏痛的抗伤害性刺激作用及其与中枢γ-氨基丁酸A受体的关系.方法:63只雄性SD大鼠,体重180-240g,随机均分为9组;腹腔异丙酚10mg/kg(P10 ip组)腹腔异丙酚20mg/kg(P20 ip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 ip组);侧脑室或/和脊髓蛛网膜下腔荷包牡丹碱0.25μg 3组(Bic icv组,Bic ith组,Bic icv+ith组);侧脑室或/和脊髓蛛网膜下腔荷包牡丹碱0.25μg+腹腔异丙酚10mg/kg 3组(Bic icv+P10 ip组,Bic ith+P10 ip组,Bic icv+ith+P10 ip组);中枢给药后10分钟腹腔注药.采用结直肠扩张内脏痛模型,以腹壁明显收缩变平的最小扩张压力值为痛阈,观察大鼠给药前后痛阈的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