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政治文明的时代特质与建设的路径选择
【6h】

我国政治文明的时代特质与建设的路径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

一、政治文明的若干基本问题分析

(一)对政治文明的基本认知理论

1、对政治文明理论的一次知识考古——以马克思主义为重点

2、当下我国的政治文明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出的过程

3、政治文明的定义——一个简短的结语

(二)政治文明内涵的科学构成

1、意识之维

2、制度之维

3、行为之维

4、价值之维

(三)政治文明的特征——以辩证的视角

二、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中国的时代特质

(一)传承与变迁——以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考察重点

(二)挑战与应对——以全球化和现代性为视野

(三)借鉴与超越——以社会主义基本理念为统贯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培育和构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文化,尤其是民主法治文化的根基

(二)公共领域的培育和延展

(三)宪政理念的高扬与真正实践

(四)积极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当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日趋成为显学。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是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我国政治建设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我们党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更还包括政治文明建设,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的建设,并使它们之间协调发展,我们的经济才能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日益凸现,政治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现代科技发展迅猛,随之带来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加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有利于直接增强一个国家的政治实力,而且更有利于其它实力及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的提高。本文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以比较研究的方法,阐述了政治文明的特征、内涵结构等基本理论问题,并较深入地探讨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特质,以及提出了与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