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约束管理与六西格玛融合的应用研究——以M公司营运管理实践为例
【6h】

约束管理与六西格玛融合的应用研究——以M公司营运管理实践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面对愈演愈激烈的产业竞争,如何在快速变迁的产业环境中,找到新的生存利基,成为管理者所必须面对的严肃议题。为此也应运而生了诸多新型的管理方法与理论,如近年来的「精益制造」(Lean Production,LP)、「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BSC)、「六西格玛管理」(6 Sigma)、「执行力」(Execution)、「从A到A+」(Good to Great)、以及高德拉特(Eliyahu M.Goldratt,1997)的约束管理,无一不是在探究企业面临变革与创新的三项主要议题,即,要改变什么 (What to Change?)、要改变成什么 (What to become after Change?)、以及如何改变 (How to Cause the Change?)。全球企业无不希望能透过这些新型的管理技术来强化公司的体质,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以能够应对快速变迁的全球化挑战,以达到不断成长和永续经营的目的。然而,诸多成功企业的实例表明,在这充满不确定性、复杂而又快变的竞争环境中,企业不能期望仅靠采用某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就能获取企业持久发展的成功。相反,越来越要求企业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创造性地融合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持续不断地改善自身的经营,最终形成适合于企业自身特点的独特的企业管理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本研究将六西格玛管理与约束管理的两种理念相互融合,应用于企业的营运管理系统的持续改进中。论文揭示了约束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相互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实施融合的优越性。对约束管理和六西格玛管理的流程,进行了取长补短,实施了有机结合,构造了新的融合流程模式,并以苏州工业园区某制造企业实施这两种理念融合管理的实例进行了描述。实践表明:实施约束管理与六西格玛融合管理可以形成一种持续改善和促进创新的动态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应对快速变迁的全球化挑战,以达成不断成长和永续经营的目的。更一般地,实施融合管理有利于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国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市场占有份额与企业的绩效;有利于中国中小企业逐步建立起一套能够不断地自我诊断、自我完善与促进创新的动态的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最终实现其产品或服务的不对称创新,获得企业决定性的竞争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