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蓝光系统中基于ARM920T的AAC三路解码器
【6h】

在蓝光系统中基于ARM920T的AAC三路解码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AAC Plus 编解码模块研究和算法优化

第三章μC /OS-II 嵌入式操作系统在ARM 上的移植

第四章基于ARM的AAC实时三路解码器的设计及优化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MPEG-2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先进音频编码)数字音频压缩标准,已经成为MPEG 国际标准中音频编码的核心,引领着感知音频编码的发展方向。MPEG-2AAC是高保真音频编码标准中的一种。从编码原理的角度来看,它包含着多种新型高效的编码工具。主要有修正离散余弦变换(MDCT)、时域预测编码、时域噪声整形、无损编码等等。同时利用人耳的感知模型和统计理论,在尽可能保证音质重建的前提下,降低压缩编码码率。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开发的软硬件条件,MPEG-2 AAC 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层框架,每个分层都有相应的编码工具,并且运算的复杂度和要求的内存也互不相同。蓝光播放系统逐渐成为多媒体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趋势,根据蓝光协议中的音频解码和混音模型,对MPEG-2 AAC 音频编解码的模块进行理论研究和优化,同时开发出一种能够适应于蓝光系统应用场合的多功能解码系统。
   本文所设计的音频解码系统是基于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因此处理器的选择至关重要。文章引入了当今消费电子以及网络路由器、交换机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ARM920T CPU 作为本系统的解码芯片。本文中介绍了基于ARM920T的SOC S3C2440 芯片的体系结构以及流水线机制的指令系统,主要工作在于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移植到ARM CPU上。同时基于AAC-LC 音频框架,设计出了整个系统的软件架构。由于硬件系统主频限制,引入快速霍夫曼解码算法,并将其应用在该音频解码混音系统中。
   通过在S3C2440 目标硬件系统上的验证,得到了音频解码以及混音处理之后的时域PCM 信号以及各项测试数据,实现了基于蓝光混音的AAC 解码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