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8F-FLT PET/CT显像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6h】

18F-FLT PET/CT显像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放疗后恶性肿瘤细胞摄取18F-FLT的早期变化
   目的:用胰腺癌PaTu8988细胞的3’-脱氧-3'-18F-氟代胸苷(18F-FLT)细胞结合率早期评价放疗对胰腺癌PaTu8988细胞摄取18F-FLT的影响。
   方法:对胰腺癌PaTu8988细胞进行0Gy、2Gy、4Gy、8Gy照射。MTT法测定照射后24h和48h OD值,并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测定照射后24h和48h18F-FLT细胞结合率并计算细胞结合抑制率。分析MTT实验细胞生长抑制率与18F-FLT细胞结合抑制率的关系。
   结果:照射24h后,MTT实验各剂量组间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48h后2Gy、4Gy、8Gy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28±11.92)%、(21.03±3.37)%、(32.96±3.77)%(P<0.01)。照射24h后18F-FLT细胞结合率即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2Gy、4Gy、8Gy照射后细胞结合抑制率分别为(6.99±11.93)%、(11.77±7.35)%、(25.57±7.61)%,各剂量组间18F-FLT细胞结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48h后,2Gy、4Gy、8Gy照射后细胞结合抑制率分别为(14.69±4.43)%、(17.71±6.08)%、(40.81±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与18F-FLT细胞结合抑制率呈正相关(r=0.782,P<0.01)。
   结论:放疗后24h即可引起胰腺癌PaTu-898818F-FLT细胞结合率下降,可用18F-FLT显像早期观测放疗对恶性肿瘤的辐射效应。
   第二部分18T-FLT 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使用18F-FLT进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辅助断层仪(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PET)与计算机辅助断层仪(computed tomography,CT)一体机(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31例恶性肿瘤和1例肺炎患者行18F-FLT PET/CT显像,31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鼻咽癌患者13例(其中中分化鳞癌和未分化癌各1例,其余均为低分化鳞癌),肺癌9例(其中1例小细胞肺癌),恶性淋巴瘤6例(其中霍奇金淋巴瘤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喉癌患者2例,肾盂癌1例。通过计算机软件获得肿瘤病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ing,ROI)的最大和平均标准摄取值(Maximum or mean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SUVmax andS13Vmean)分析18F-FLT PET/CT显像病灶SUVmax值和SUVmean值与肿瘤类型、病理类型和分期的关系。用SPSS统计软件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
   结果:恶性肿瘤患者31例行18F-FLT PET/CT显像,显像图像质量好,病灶显影清晰,共发现100处病灶,SUVmax为5.20±2.79,SUVmean为4.35±2.38。1例肺炎患者的病灶未见18F-FLT高摄取,SUVmax和SUVmean分别仅为0.67和0.61。肺癌淋巴结转移灶的SUVmax和SUVmean较其他原发或转移病灶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不同病理类型间SU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低分化鳞癌淋巴结转移灶SUVmax和SUVmean均较低分化腺癌和低分化鳞癌肺内病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霍杰金淋巴瘤组SUVmax和SUVmean均较非霍杰金淋巴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8F-FLT PET/CT显像原发及转移灶SUVmax平均值达到了5.20,远高于良性病灶。18F-FLT PET/CT显像能清晰显示鼻咽癌、肺癌、淋巴瘤、喉癌、肾盂癌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有临床应用价值。
   第三部分18F-FLT PET/CT显像在肿瘤分期和治疗策略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18F-FLT PET/CT与CT肿瘤显像的对比研究,初步探讨18F-FLTPET/CT融合影像对肿瘤TNM分期及治疗策略的影响。
   方法:对23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18F-FLT PET/CT显像并形成同机融合图像;分别利用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对肿瘤进行TNM分期。观察两种分期方法的差异,并结合临床资料调整治疗策略。应用SAS9.1统计学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按照UICC TNM分期,经18F-FLT PET/CT检查后有7例患者T分期、或N分期、或M分期上发生了改变。其中有4例T分期发生了改变,1例上调分期,3例下调分期;有3例N分期发生了变化,1例上调分期,2例下调了分期;有1例喉癌患者M分期发生改变,其PET/CT显示右下肺孤立结节高摄取,考虑喉癌右下肺转移,但随访资料认为是假阳性。23例有4例总分期发生了改变,2例调低了TNM分期,2例调高分期。两种分期方式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4例总分期发生改变的患者中有3例改变了治疗策略。1例原计划行术后放化疗的肺癌患者改为长期临床观察,可能避免了过度治疗;1例鼻咽未分化癌因N分期由N2下调至N0而降低了颈部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1例鼻咽癌PET/CT显鞍旁脑组织受侵(T4)而增加了颅底照射剂量。另1例局部晚期(T4)喉癌术后复发的患者虽然PET/CT提示右下肺孤立性转移,但通过对比前后三个月的PET/CT扫描,排除肺转移,维持原计划予局部根治性IMRT放疗。
   结论:18F-FLT PET/CT融合显像可以使肿瘤分期更准确;并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可以使肿瘤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比益。
   第四部分18F-FLT PET/CT显像在肿瘤靶区勾画和放疗计划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在PET/CT和CT上所获得的GTVCT-和GTVPET/CT,通过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模拟制定3D-CRT计划,观察两种勾画方式对靶区勾画及放疗计划的影响。
   方法:分别在CT图像和18F-FLT PET/CT融合显像上对2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原发病灶进行靶区勾画,其中用PET/CT图像勾画时,选择约40%靶本比域值进行靶区勾画。两种勾画方式所获得的GTVCT和GTVPET/CT,分别按要求制定三维放射治疗计划,并用95%等剂量曲线应包含95%GTV的剂量分布标准来评估放疗计划。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AS9.1统计学软件包。
   结果:1.24例患者的GTVCT和GTVPET/CT空间形态和体积均有所不同。以GTVCT为参考,靶区在空间形态上有三种关系:即包含关系(12例)、被包含关系(5例)及交叉关系(7例)。GTVCT平均值52.21cm3,GTVPET/CT平均值40.88cm3,两者相比,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GTVPET/CTGTVCT者7例,平均增大9.93cm3。2.当用优化的GTVCT3D-CRT放疗计划对GTVPET/CT进行计划评估时,结果24例中有3例患者未达到本研究规定的靶区剂量分布,有21例达标;当用GTVPET/CT放疗计划对GTVCT进行剂量评估时,结果仅50%(12/24)满足标准治疗计划要求。
   结论:18F-FLT PET/CT融合显像改变了CT条件下勾画的靶区形态和体积;并可使放疗计划得以调整,由此制定更优化的三维适形放疗计划。
   第五部分18F-FLT 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放疗疗效判断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治疗前19F-FLT PET/CT显像的SUV值及治疗前后SUV值变化(△SUV)与放疗疗效的关系,探讨18F-FLT PET/CT显像早期判断放疗疗效的可行性。
   方法:19例放疗患者进行了18F-FLT PET/CT显像,其中13例患者进行了2Gy放疗治疗前和24h后2次18F-FLT PET/CT显像,包括鼻咽癌9例,淋巴瘤、肺癌、喉癌及肾盂癌各1例,计算同一患者两次显像相同病灶的SUVmax值和SUVmean值以及△SUVmax值和△SUVmean值。分析了19例放疗患者18F-FLT PET/CT显像SUV值与疗效的关系,并对2Gy照射前后18F-FLT PET/CT显像△SUV值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依据放疗后随访结果,19例患者分为完全缓解(CR)组11例、病情稳定(SD)组2例和病情进展(PD)组6例,CR组的SUVmax和SUVmean值与P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2次18F-FLT显像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CR组7例、SD组1例和PD组5例,CR组△SUVmax值和△SUVmean值较SD组和P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2次18F-FLT显像鼻咽癌患者,治疗前SUVmax为6.54±3.27,SUVmean为5.52±2.75;治疗后SUVmax为4.43±2.21,SUVmean为3.76±1.84;△SUVmax值为(31.25±16.18)%,△SUVmean值为(30.75±15.92)%。根据随访结果,分为CR组(6例)、SD组(1例)和PD组(2例),其中CR组△SUVmax值和△SUVmean值均较SD组和P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R组患者2Gy放疗后SUV值降低明显,测定放疗前后18F-FLT PET/CT显像△SUV值可能能早期预测放疗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