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民初教会大学与江南社会现代转型
【6h】

清末民初教会大学与江南社会现代转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及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四、研究内容的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传教士教育团与江南教会大学的兴办

第一节 传教士教育团体来华

一、传教团体来华

二、专职教育的团体涌现

三、传教士教育团的宣教使命

第二节 清末江南教会大学的兴办

一、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兴办

二、沪江大学的兴办

三、东吴大学的兴办

第二章 教会大学的教育体系对江南社会“场效应”

第一节 教会大学的教育宗旨和目标设计的“场效应”

一、“场效应”的社会结构理论与江南教会大学的教育体系

二、教育宗旨和目标设计

三、制度结构的场效应

第二节 学校系统及管理体制设计的“场效应”

一、学校外部社会力量

二、学校内部管理机制

三、关系结构的场效应

第三节 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设计的“场效应”

一、课程设置演变

二、教学内容特色

三、具象结构的场效应

第三章 教会大学的社会参与与江南社会的革新

第一节 江南社会的现代转型

一、清末民初江南社会的概述

二、教会大学与近代江南社会现代转型的途径和内容

第二节 中西文化交流与江南社会的调适

一、第三领域理论与教会大学的社会参与

二、双重文化的调适与更新--差序社会格局的再识

三、西学东渐的引路人

第三节 社会服务体系与江南社会的革新

一、“东吴体系”

二、“沪江模式”

三、社会建设--毕业生统计

第四节 公民教育与江南社会的革新

一、提出公民社会教育理想

二、优秀毕业生的贡献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清末民初教会大学与江南社会现代转型进行了分析。19世纪的江南,经济结构、社会风俗、价值观念、教育体制等无不发生着重大变革。中国人对西方教育的兴趣,特别是对先进的西方科学知识、思想观念乃至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的学习热忱日益高涨,给予教会学校诸多发展的舞台。新兴的江南教会大学以其新式的管理、独特教育教学方式和新鲜的校园生活培养了大批的中国学子,从而对江南社会的文化、社会、政治以无声润化,使得教会大学作为一个价值体系的传播者在中国有了自己的根基。其深远的影响不仅表现为传播基督教,而且也表现为西方科技文化的传播,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了江南社会的现代转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