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太湖、阳澄西湖外源污染物通量及增殖放流的生态、经济效益
【6h】

东太湖、阳澄西湖外源污染物通量及增殖放流的生态、经济效益

代理获取

摘要

为了给东太湖及阳澄西湖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理论依据,调查分析了两个湖泊主要进、出水口的水质状况,初步估计了各主要进、出水口污染物的通量,并对阳澄西湖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跟踪调查。
   1.东太湖外源污染通量研究。于2009年3月、5月、7月、9月、11月,2010年1月、3月分别在西太湖口、大曲港、石鹤港、茭自港、大咀港和出水口张家浜、新联港、水陆港、戗港、亭子港、盛家港、太浦河、丁家港、七都、新开路闸和庙港设置取样横断面进行水质和流量监测。结果表明东太湖进水口的TN、TP、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1.65mg.L-1、0.10 mg.L-1和5.62 mg.L-1,出水口的TN、TP、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1.27 mg.L-1、0.10 mg.L-1和5.47 mg.L-1,整体水质为Ⅳ类水;调查期间由进水港口流入的TN为9010.5t,TP为1052.6t,CODMn为49621.4t。其中以西太湖口入湖量最大,TN为8924.0t,占TN入湖总量的99.0%;TP达1046.0t,占TP入湖总量的99.4%;CODMn达49276.8t,亦占CODMn总入湖量的99%。经所调查的出水口流出的TN污染物总量为2956.3t,TP出湖总量为174.8t,CODMn出湖总量为8037.9t。其中以太浦河的出湖通量最大,其TN为2134.6t,占总出湖通量的72.2%;TP为96.9t,占总出湖通量的55.4%;CODMn为4187.5t,占总出湖通量的52.1%。从季节上看,表现为冬季污染物入湖量高于夏季。
   2.阳澄西湖外源污染通量研究。于2009年4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2010年2月、4月、6月、8月、10月、12月分别在阳澄西湖的主要进水口(三家村、白土泾、张泾堰、毛庄河、莲子港、七图港、大圩港、官泾桥、南消泾港)、出水口(西沙港、清水港、洪庙港、南圆木、官泾港、田泾港和中湖口子)设置取样横断面进行水质和流量监测。结果表明阳澄西湖进水口的TN、TP、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3.42 mg.L-1、0.25 mg.L-1和6.33 mg.L-1,出水口的TN、TP、CODMn平均浓度分别为2.40 mg.L-1、0.16 mg.L-1和6.25 mg.L-1,整体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2009年和2010年经所监测进水口入湖的CODMn、TN和TP通量分别为5687.1t、3183.3t、224.4t,出湖通量分别为5721.7t、2406.4t、122.8t。2009年CODMn、TN和TP入湖通量分别为2548.5t、1248.8t、101.2t,出湖通量分别为2208.5t、889.8t、57.3t。2010年CODMn、TN和TP入湖通量分别为3138.6t、1934.5t、123.2t,出湖通量分3513.2t、1516.6t、65.5t。可见阳澄西湖外源污染物量在增加。从季节上看,冬季污染物入湖量多于夏季。
   3.阳澄西湖增殖放流生态、经济效益研究。于2009年4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2010年2月、4月、6月、8月、10月、12月对阳澄西湖6个滤食性鱼类增殖放流区水质及放流经济效益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增殖放流区TN、TP水平分别比进水口低0.21mg.L-1,0.11 mg.L-1,叶绿素a变化范围在17.52-77.93ug.L-1,提示增殖放流对改善水质、控制藻类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增殖放流,2009年和2010年累计获得净利2967.89万元,以渔获物形式移出湖体的N、P分别为79.8t、22.99t。
   结论:东太湖和阳澄西湖的外源污染依然严重,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外源污染物的输入。增殖放流滤食性鱼类对改善水质、控制蓝藻具有积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