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磁感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6h】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磁感成像在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1例DAI早期患者(创伤后10日内)及10例正常志愿者行扩散张量成像,分别测量两侧大脑半球5个感兴趣区(即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及外囊)的FA值,并构建上述部位三维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图(3D-DTT图)。比较以上两组感兴趣区平均FA值的差异,并将DAI组的FA值与临床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FA图上可以清楚观察到呈高信号的脑白质纤维束,损伤局部呈低信号。DAI组平均FA值为0.562±0.04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609±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DAI患者FA值与GCS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0.508)。3D-DTT图可以直观显示胼胝体、内外囊等白质纤维束的损伤情况。
   结论:DTI对显示DAI患者的轴索损伤较传统手段(CT、MRI常规序列)更敏感。FA值的变化反应了DAI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水分子各向异性程度的变化,从而提示其形态学及功能学上的变化,对评估伤情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SWI)在显示弥漫性轴索损伤出血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19例DAI患者,均于外伤后2周内行头颅SWI及MR常规序列扫描,比较SWI与常规T2WI序列对病灶数目检出的灵敏度。并将检出SWI检出的病灶数目与患者入院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SWI检出DAI出血性病灶538个,T2Wl检出128个,T1WI检出101个。SWI对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T2WI(Z=-3.764,P<0.01),且病灶数目与患者入院GCS呈高度负相关(r=-0.746,P<0.01)。
   结论:SWI对出血性DAI病灶的检出较常规MR序列更敏感,病灶数目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较好。因此,SWI有助于DA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
   第三部分,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SWI)及扩散加权成像(DTI)两种技术在急性、亚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联合应用价值。
   方法:19例DAI患者,于急性或亚急性期(外伤后2周内)行头颅SWI、DTI及常规序列扫描,观察各序列对DAI病灶的显示,并将各序列检出病灶数目与患者入院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它们对评估DAI的价值。
   结果:T2WI检出病灶128个,DTI(TRACEW图)检出279个,SWI检出DAI病灶538个,联合SWI及DTI共确定病灶589个。联合SWI及DTI对DAI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SWI(Z=-3.193,P≤0.01)、DTI(Z=-3.551,P≤0.01)及T2WI(Z=-3.725,P≤0.01)。联合SWI及DTI两种技术观察到的病灶数目与GCS呈高度负相关(r=-0.775,P≤0.01),且相关性较单独应用SWI、DTI好。T2WI检出病灶数目与GCS评分相关性差。
   结论:联合SWI及DTI两种技术,对DAI病灶的显示较单独应用任何一者更全面,有助于更准确的对DAI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三维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tensortracking,3D-DTT)还可以直观显示DAI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损伤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