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拉罗司模拟缺氧环境诱导EMT促进窄蒂皮瓣微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6h】

地拉罗司模拟缺氧环境诱导EMT促进窄蒂皮瓣微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参考文献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大体观察

二、皮瓣成活率:

三、免疫组化检测CD34的表达:

四、皮瓣微血管密度

五、免疫组化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

六、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

七、qPCR法检测HIF-1a的表达

八、ELISA法检测CD34含量

讨论

一、关于铁螯合剂及地拉罗司

二、HIF-la的来源和生物效应

三、HIF-la与EMT的关系

四、EMT与血管形成的联系

五、EMT的重要标记物E-cadherin、Vimentin

六、本实验的研究意义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索新型铁螯合剂地拉罗司(deferasirox)模拟缺氧环境通过诱导上皮细胞发生间质化改变促进窄蒂皮瓣微血管生成。
   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共32只,随机平均分为用药组(Ⅰ组)和空白组(Ⅱ组)。用药组连续7天清晨灌胃地拉罗司100mg/kg/天:空白组连续7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结束后,次日行“乒乓拍样”窄蒂皮瓣成形术,每只大鼠背部两侧各对称设计切取一个皮瓣(蒂宽/蒂长=1cm/1cm,携带直径为3cm的类圆形皮瓣),原位缝合。于术后第3天观察大鼠皮瓣成活情况,并在各皮瓣远端采集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免疫组化、ELISA法检测CD34表达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采用Weidner法计算皮瓣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
   结果:地拉罗司用药组(Ⅰ组)较空白组(Ⅰ组)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Ⅰ组皮瓣无坏死,成活率100%;Ⅰ组大鼠皮瓣8/32出现不同程度坏死,成活率75%。Ⅰ组、Ⅱ组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00±0.00)%、(89.75±10.18)%。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Ⅰ组、Ⅱ组的相对值分别为0.019±0.0017、0.006±0.0001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法检测示Ⅰ组E-cadherin低于Ⅱ组,而vimentin、CD34的表达含量则高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定量检测I组CD34表达17.63±0.71IU/ml同样高于Ⅱ组11.21±0.46IU/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微血管密度I组40.45±2.78条/mm2,Ⅱ组19.42±3.18条/mm2,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新型铁螯合剂地拉罗司预处理大鼠,能够促进只有在缺氧环境中才稳定表达的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分泌,诱导上皮细胞发生间质化改变,提高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加窄蒂皮瓣中微血管密度,提高窄蒂皮瓣对低氧的耐受能力,减少上皮组织细胞在低氧环境中的坏死率,对缺血缺氧的窄蒂皮瓣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