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改革的障碍及其突破
【6h】

论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改革的障碍及其突破

代理获取

摘要

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是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取向。它是围绕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的关系展开的,对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安排者、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重新设计的过程。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垄断,构建政府、私营部门(私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相互合作的公共服务体系,使政府的单中心治理模式转变为政府、社会、市场多中心互动的治理结构,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公共服务和民营化的内涵,从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的两种实现方式把握其内涵,并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对英国、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概括了这些国家的实践经验以及对中国的启示。其次,对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着眼于当前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面对的现实困境,探究其改革的障碍和阻力,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改革的突破路径和对策。
   本文主要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改革,试图解决由于各方面认识上的偏差、主体方的排斥、制度保障层面的障碍以及提供者的不足等方面的阻力带来的公共服务不均等、公共责任缺失、认同危机以及腐败和垄断问题等现实困境,并从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动态实现机制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过程中认识偏差的转变、各方排斥的减少、政策法规的完善、政府作用的明确以及提供者的自身建设等突破路径,从而鼓励私营部门的参与,使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