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菌涤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h】

抗菌涤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涤纶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1.3 纳米抗菌剂抗菌机理及优势

1.4 抗菌涤纶的制备方法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二章 高温高压法制备抗菌涤纶及其抗菌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 抗菌涤纶的制备

2.3 性能测试

2.4 工艺参数的确定

2.5 抗菌涤纶的耐久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碱减量抗菌涤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 抗菌涤纶的制备

3.3 性能测试

3.4 碱减量工艺参数的确定

3.5 碱减量抗菌涤纶的耐久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菌涤纶的性能评价

4.1 抗菌涤纶的染色性能

4.2 抗菌涤纶的抗紫外线性能

4.3 抗菌涤纶的抗静电性能

4.4 抗菌涤纶的透气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活中细菌无处不在,未抗菌的纺织品易成为细菌来源,为了满足人们的保健需求,纺织品抗菌已成为必然趋势,涤纶织物亦是如此。而目前已使用的抗菌涤纶制备方法存在环境兼容性差、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因此,寻求环保、简单的制备方法成为抗菌涤纶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以纳米氧化钛为抗菌剂,通过高温高压法和碱减量法制备了抗菌涤纶。采用SEM、EDS测定了抗菌涤纶表面纳米材料的吸附情况,通过振荡法测定了抗菌涤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获得了最佳工艺,并测定了抗菌涤纶的耐久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抗菌涤纶的抗紫外、抗静电等性能。
  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1)研究了高温高压法制备抗菌涤纶的影响因素。当温度为130℃、制备时间为30min、抗菌剂浓度为10g/L时,抗菌涤纶表面吸附了的纳米氧化钛颗粒含量较高,并且分布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0%以上,且具有很好的耐久性。
  (2)研究了碱减量抗菌涤纶制备的影响因素。当烧碱浓度为20g/L、减量温度为100~110、减量时间为25min~30min时,碱减量涤纶的减量率和强力下降率较为合理,此时对其进行抗菌整理,纳米氧化钛在织物上吸附良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0%以上,且具有很好的耐久性。
  (3)与未抗菌整理的涤纶相比,抗菌涤纶的K/S值变化不大,匀染性良好,耐升华牢度、耐摩擦牢度以及耐水洗牢度等级均为5级,说明抗菌整理对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能没有影响。
  (4)高温高压法抗菌涤纶的UPF为40.77,碱减量抗菌涤纶的UPF为42.39,防护效果极佳。水洗后,两种抗菌涤纶的UPF分别为36.82和37.05,防护效果依然很好。
  (5)高温高压法抗菌涤纶的静电半衰期为15.5s,碱减量抗菌涤纶的静电半衰期为12.8s,相对于未经过抗菌整理的涤纶有所降低。水洗后,两种抗菌涤纶的半衰期均略微上升。
  (6)与未经过抗菌整理的涤纶相比,抗菌涤纶的透气性略微降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