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立医院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研究——以苏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
【6h】

公立医院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研究——以苏州市某三甲医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第三章 医疗风险的成因与分类

一、医疗风险的形成原因

二、医疗风险的分类

第四章 苏州市某三甲医院医疗风险预警个案研究

一、个案情况介绍

二、个案分析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公立医院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议

一、完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计划阶段的建议

二、完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实施阶段的建议

三、完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检查阶段的建议

四、完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处理阶段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然而医疗又是一项高风险行业,医疗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致使医院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研究势在必行,尤其是公立医院作为我国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履行着公共服务职能、肩负着社会责任,是解决基本医疗问题、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更应该加快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步伐。因此,进行全方位的预防和控制医疗风险、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规范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重要意义。这既是社会实际的客观需要,也是卫生改革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维护了人民群众基本健康权。
  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资料搜集法等方式,在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医疗风险产生原因以及分类,从PDCA循环的管理角度对苏州某三甲医院医疗风险预警机制进行个案分析,总结该医院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经验与不足:制度设施完善、目标明确、制度检查及时、不断调整制度;宣传不足、主体缺乏沟通、保障不健全、缺乏监督。最后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公立医院医疗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议:建立良好制度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合理制定预警措施,重视主体可及性;综合医疗风险成因,整合风险指标;提高风险识别能力,积极防范风险;建立医疗风险评估机制,有效控制风险;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收集反馈信息;逐步调整制度内容,完善医疗风险预警机制;坚持持续循环发展,监督和管理相互促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