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后梗阻形成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
【6h】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后梗阻形成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尿外渗条件下尿路上皮细胞与纤维母细胞增殖情况

第二部分:动物模型构建与纤维化指标筛选及波动性检测

第三部分:卡托普利对输尿管损伤后纤维瘢痕形成的干预作用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尿外渗条件下尿路上皮细胞与纤维母细胞增殖情况

第二部分:动物模型构建与纤维化指标筛选及波动性检测

第三部分:卡托普利对输尿管损伤后纤维瘢痕形成的干预作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综述二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构建输尿管损伤动物模型,筛选输尿管损伤后纤维化进程中敏感的组织标志物并探索其波动情况,研究卡托普利对阻断输尿管损伤后纤维化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以成年雄性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构建输尿管热损伤后狭窄动物模型。通过RT-PCR技术,于损伤后2周、3周及4周动态测定EGF、TGF-β、FN、ColⅠa1、ColⅠa2及ColⅢ在受累输尿管中的表达水平,与对侧正常输尿管组织对比,寻找较为敏感的纤维化指标,并探索不同指标表达高峰时间。设置卡托普利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组予复方卡托普利10mg/Kg/d口服,对照组予安慰剂。给药2周取患侧输尿管狭窄段及对侧2cm正常输尿管。通过RT-PCR技术分别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患侧输尿管与对侧正常输尿管EGF、TGF-β、ColⅠa1、ColⅠa2及FN水平,对比干预组与实验组各指标上升幅度。
   结果:动物模型构建成功。在动物模型构建过程中,测得EGF、TGF-β、FN、ColⅠa1及ColⅠa2较对侧正常输尿管组织显著升高(p<0.01)。其中,EGF、TGF-β、ColⅠa1高表达期均为输尿管损伤后2周,而FN与ColⅠa2高表达期分别为损伤后3周与损伤后4周。在卡托普利干预研究中,实验组EGF、Fn及ColⅠa2表达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TGF-β与ColⅠa1表达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18,p=0.58)。
   结论:在众多细胞因子中,EGF、TGF-β、ColⅠa1、ColⅠa2及FN在输尿管瘢痕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高峰主要为损伤后2周,而2周之后仍有不同的细胞因子参与纤维瘢痕的终末期构建。卡托普利可部分阻断输尿管损伤后的纤维化进程,降低EGF、ColⅠa2及FN表达,而对TGF-β与ColⅠa的表达抑制作用不明显,因此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阐明更完整的输尿管纤维化调控通路,从而为进一步临床干预提供线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