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点做实后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研究
【6h】

试点做实后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方法

1.4重点难点与创新

1.5本文的内容与基本框架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个人账户的概念界定

2.2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

2.3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

2.4个人账户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2.5个人账户基金基本管理模式

第3章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发展历程

3.1城镇“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个人账户初建

3.2“名义”个人账户时期:统账结合、混账管理、空账运行

3.3个人账户的形成期:试点做实个人账户

3.4个人账户的发展期:统账结合、分账管理、实账运行

第4章 试点做实后我国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模式分析

4.1试点做实个人账户的“三大模式”

4.2省级统一管理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比较

4.3试点做实后个人账户基金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从委托代理角度看)

第5章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选择

5.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运营管理的基本目标

5.2选择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管理模式的原则

5.3中央相对集中管理模式假设

第6章 中央相对集中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1有效约束实现——“分机构管理”

6.2根本利益目标一致化——有效激励

6.3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6.4现实可操作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同时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遇到严重的财务危机。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内,社会保障收入在20世纪60年代为GDP的3%~12%;到70年代后期增长到GDP的7%~23%不等。1因此各国纷纷对其原本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出现了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强调个人责任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改革趋势。其中个人账户制度异军突起,成为许多国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制度模式,也是今后养老保险制度一种新的趋势。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是在这种大的世界背景下建立的,1993年我国第一次提出个人账户制度,在1997年决定建立“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将个人账户制度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并在2000年建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然而,由于转制成本、混账管理导致个人账户一直“空账”运行,为解决“空账”运行的问题,从2001年开始在辽宁试点做实个人账户,截止到2011年年末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新疆等13个省份逐步试点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下面简称个人账户)做实的加快,个人账户基金运营管理的安全和效率成为做实后的最大挑战,即我国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模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为此作者选择对试点做实后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进行探讨是有现实意义的。本文通过介绍中国个人账户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最新的试点情况,借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个人账户试点做实后出现的一系列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在对比分析目前试点做实地区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现状:省级统一管理(省级集中管理模式)与部分委托中央管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该理论提出做实后新的个人账户管基金理模式。

著录项

  • 作者

    沈新良;

  •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 授予单位 苏州大学;
  • 学科 社会保障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梁君林;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F842.67;
  •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个人账户; 基金管理; 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