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铁条件下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江_角洲地区为例
【6h】

高铁条件下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长江_角洲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 一 章 绪 论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3 研究框架

4 数据资料及处理

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 国内外高铁对区域旅游影响研究进展

2 国内外都市圈旅游空间研究进展

3 研究评述

第三章相关理论方法及研究区概况

1 相关概念界定

2 相关理论方法

3 研究区概况及线路选择

第四章高铁条件下长三角地区都市圈可达性格局变化特征

1 数据库构建

2 高铁对长三角地区都市圈可达性格局影响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高铁条件下长三角地区都市圈居民日常休闲空间行为变化特征

1 高铁对杭州都市圈居民日常休闲空间行为影响

2 高铁对合肥都市圈居民日常休闲空间行为影响

3 高铁对南京都市圈居民日常休闲空间行为影响

4 高铁对上海都市圈居民日常休闲空间行为影响

5 高铁对徐州都市圈居民日常休闲空间行为影响

6 本章小结

第六章高铁条件下长三角地区都市圈旅游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1 都市圈间旅游空间格局变化

2 都市圈内城市间旅游空间结构变化

3 城市内部旅游空间结构变化

4 本章小结

第 七 章 结 语

1 主要研究结论

2 进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大规模发展建设时期,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一体化,中国将迎来一个崭新的高铁时代。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随着沪宁、沪杭、京沪等高铁线路的开通,已逐步迈入“高铁时代”。在中国快速城市化时期,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将迅速缩短沿线城市的时间距离,城市圈旅游空间结构在高铁时代的背景下将发生何种变化,值得研宄。
  因此,本文选取长三角都市圈作为研宄对象,基于可达性理论、一日交流圈理论及旅游流空间模式理论,采用ArcGIS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位序一规模回归分析、旅游赫芬达尔指数等分析方法,构建跨城流动行为的空间模型,分析高铁建设对长三角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产生的影响。
  研宄发现,(1)高铁将实现5大都市圈基于最短旅行时间可达性的整体大幅优化,等时圈均沿高铁明显向外推移,其空间范围均呈现出沿着高铁线路方向的轴向延伸态势,高铁对长三角5大都市圈可达性的影响可分为3个等级:获益最多的是合肥都市圈,其次是杭州和徐州都市圈,最后是上海和南京都市圈。(2)5大都市圈居民日常空间行为体现出相对一致性,以居住、工作、休闲位于同一城市为主导,以居住、工作在A城市而休闲活动在另一个城市为辅。高铁条件下,更多居民前往临近城市进行深入旅游,而职住分离现象仍然较少。(3)高铁对长三角地区都市圈间、都市圈内城市间以及城市内部的旅游空间结构均产生影响。旅游者和旅游收入空间集中程度不断下降,都市圈内部旅游发展差异不断缩小,呈现出多中心、网络化和一体化的高水平均衡阶段特征,城市内逐步建立起新的“轴一辐”式交通结构。
  本文丰富和深化高铁旅游的研宄内容,为合理布局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