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相关研究及其心理干预
【6h】

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相关研究及其心理干预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自杀相关的文献研究

2.2 态度相关的文献研究

2.3 自杀态度与自杀行为

2.4 抑郁症的治疗

2.5 问题的提出

3 研究一 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的相关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和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结果

3.5 分析与讨论

3.6 结论

4 研究二 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和方法

4.3 结果

4.4 分析与讨论

4.5 结论

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目的:本文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外显自杀态度、内隐自杀态度的特点,以及认知行为治疗对内隐、外显自杀态度的影响。
  方法:研究一以101名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被试的内隐自杀态度、外显自杀态度、自杀倾向、抑郁程度等指标,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探究内隐自杀态度与外显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对自杀倾向的预测作用。研究二以伴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探究认知行为治疗对自杀态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
  1.对自杀的外显态度上,抑郁症患者的性别与婚姻变量主效应均显著,两者无交互作用。男性比女性更支持自杀;未婚、离异、寡居者比已婚者更支持自杀;
  2.在对自杀的内隐态度上,抑郁症患者总体上对自杀持否定态度。但是有自杀意念组比无自杀意念组对自杀的态度相对“积极”;
  3.内隐自杀态度与外显自杀态度呈分离状态;
  4.内隐和外显自杀态度对自杀倾向有预测作用。内隐自杀态度的预测能力略强于外显自杀态度;
  5.12周的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与单一药物治疗相比,对外显自杀态度的改变明显,主效应显著;对内隐自杀态度有影响,主效应不显著,但交互效应显著,存在辅助效应。
  研究结论:
  1.对自杀的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呈分离状态,支持双重态度模型理论;
  2.自杀态度能预测自杀倾向;
  3.认知行为治疗能影响被试的内隐认知态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