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道的力量:中国红十字会救援江浙战争研究
【6h】

人道的力量:中国红十字会救援江浙战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江浙兵灾及其影响

第一节 江浙战争的爆发与简要经过

第二节 江浙兵灾的“战争损害”

第三节 伤亡累累 社会动荡

第四节 兵燹影响的无锡个案

小结

第二章 中国红十字会及其救援活动之筹备

第一节 江浙战争前的中国红十字会

第二节 总会的人道救援筹备

第三节 三种类型:分会组织的整建及其人道救援准备

小结

第三章 战地救护

第一节 总会的战地救护

第二节 分会的战地救护

第三节 战地救护的典型:无锡分会的个案研究

小结

第四章 医院救治

第一节 中国红十字会设立的救护医院

第二节 中国红十字会的医院救治

第三节 个案研究:无锡分会的医院救治

小结

第五章 难民收容与救助

第一节 难民收容所的开办

第二节 总会的难民收容与救助

第三节 分会的难民收容与救助

第四节 吴县分会难民收容与救助的个案分析

小结

第六章 江浙战争兵灾善后

第一节 尸体掩埋与防疫

第二节 伤兵与难民的资遣

第三节 兵灾损失调查与赈济

小结

第七章 中国红十字会救援行动评价

第一节 人道救援成效分析

第二节 人道救援的特点

第三节 成功救援江浙战争的原因

第四节 人道救援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江浙战争是江苏督军齐燮元和浙江督军卢永祥为争夺上海的控制权而爆发的军阀战争,前后两次,即1924年9-10月间的第一次江浙战争和1925年1-2月间的第二次江浙战争。交战双方共计投入兵力10余万人,战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境内。这场战争给富庶的江浙(尤其是江苏南部)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财产损失巨大,人员伤亡惨重,大批百姓沦为难民,导致了严重的人道灾难。面对兵灾惨状,以战争救护为己任的中国红十字会责无旁贷,迅速展开人道救援。
  江浙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红十字总会已开始积极筹备救护事宜:调配救护人员、筹措药品及其他医疗物资,调集交通工具,以备随时应用;派出救护队分驻各处,做好救护准备;同时,在上海设立多家战时红十字医院,以便救治伤兵;于各处广设难民(妇孺)收容所,用以安置难民。战争爆发后,总会派出的各救护队随即开赴战区展开战地救护,不畏艰险,救治了大批伤兵难民;因战事激烈,伤亡众多,总会各医院无不竭尽全力、不分昼夜救治伤兵,挽救了数以千计的生命。而广泛设立的难民(妇孺)收容所则使近十万难民得到了妥善安置。当战争结束后,红十字会又迅速投入善后工作之中。掩埋尸骸,开展卫生防疫,避免了战后疫病流行;积极资遣治愈伤兵和难民,参与兵灾损失调查,并对生活陷入困境的返乡难民给予赈济,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给劫后余生的灾民带去了希望。江浙沪各地方分会在总会的领导下,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或派出救护救济队,或组织临时医院,或开设难民收容所,全力展开救援,配合总会较为圆满的完成了人道救援任务。各地分会的救援行动,大大减轻了总会的压力,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救援能力突出、救援措施得力、救援成效显著的地方分会,如上海沪城分会、无锡分会、吴县分会、江阴分会等。这些分会在领导机构的设置、救援队伍的组建、规章制度的执行、经费筹措、物资采购、与其他团体的沟通与协作等具体事务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令人称道。
  中国红十字会在江浙战争人道救援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此过程中,红十字会并与其他社会团体展开合作,相互协调,形成一股合力,有效汇聚了人道力量,取得了救援效果的规模效应。
  中国红十字会江浙战争人道救援行动,绩效显著,总计救治受伤兵民数千人,救助收容难民近十万人,掩埋尸体1500具以上,有效地减小了兵灾损害,减轻了灾民痛苦。在救援过程中,中国红十字会始终身处第一线,坚持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救援行动的成功充分展示了人道的力量,红十字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红十字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社会公信力。
  江浙战争救援行动对红会自身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此次人道救援,红十字总会进一步积累了战争救援的经验,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展了基层组织,而江浙地区分会则在救援行动中经受了考验,取得了较快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