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D打印技术所涉及的专利侵权问题研究
【6h】

3D打印技术所涉及的专利侵权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3D打印技术概论

(一)3D打印技术描述

(二)3D打印技术发展概况

二、3D打印技术与专利权关系

(一)3D打印技术可专利性分析

1.理论上分析

2.实践中印证

(二)3D打印技术获得方法专利权保护

(三)3D打印技术实施过程中的专利侵权

1.侵权主体

2.行为方式

3.实施目的

(四)间接侵权理论在3D打印中的理解

1 基本理论梳理

2 具体行为分析

三、3D打印技术与专利法相关立法的构建与完善

(一)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

(二)整合针对性法律规则

1.构造专利避风港规则

2构建并拓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

3.对“以生产经营为目的”扩大解释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3D打印(3D Printing)技术可谓时下最为热门的技术。3D打印(3D Printing)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技术在工业设计、医疗、个性化设计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另一个方面,3D打印也蕴含着一定的内在风险,包括:知识产权、危险物品、人类伦理等方面。3D打印技术对于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方式产生了变革作用,同时引发了较高的专利侵权风险。根据现有的专利侵权构成要件,3D打印侵权产品和传播打印文档模型文档的行为又难以构成直接和间接侵权行为,面对是否要取消“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要件,“拓展专利间接侵权”,“构建专利避风港”等问题。我们首先要坚持专利法的宗旨,不能偏离专利制度运行的基本价值取向,其次要注重3D技术产业发展的特征和对社会产生的效果,对专利制度做出合理的调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