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6h】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实验流程图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二)主要实验试剂

(三)主要仪器和设备

(四)主要软件系统

二、实验方法

(一)实验动物分组

(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鉴定

(三)大鼠脑标本获取

(四)实验鼠HE染色

(五)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NSE、GFAP蛋白表达

三、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海人酸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大鼠的行为特点

二、海马区HE染色结果

三、Western Blot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发育期脑的神经保护作用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课题基金资助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预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SE)后,不同时间点海马组织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了解VEGF对SE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生后14天(postnatal14,用P14表示,下同)的健康SD大鼠124只,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CONT组,n=31)、海人酸对照组(KA对照组,n=31)、假手术对照组(磷酸缓冲液干预组,即PBS干预组,n=31)和VEGF干预组(VEGF干预组,n=31)。P14时,VEGF干预组大鼠侧脑室注射VEGF(浓度0.02μg/μl,剂量2μl,即VEGF0.04μg),PBS干预组大鼠侧脑室注射同等剂量(即2μl)PBS,其余两组不进行侧脑室注射。P15时,VEGF干预组、PBS干预组、KA对照组腹腔注射海人酸(浓度2mg/ml,剂量1.25ml/kg,即海人酸2.5mg/kg),建立幼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CONT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建模完成后第1天,每组随机选取1只大鼠行HE染色进行模型鉴定,并分别在模型建立后的第1、3、7、14、21天在各组中随机选取6只大鼠,组成 P16亚组(n=6)、P18亚组(n=6)、P22亚组(n=6)、P29亚组(n=6)和P36亚组(n=6),取大脑海马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测定大鼠海马NSE、GFAP的表达。
  结果:
  1、海人酸诱导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大鼠的行为特点:腹腔注射海人酸约2-3min后,大鼠开始出现惊厥发作,首先表现为烦躁不安、凝视、搔头动作、湿狗样动作、阵发性奔跑,然后出现肢体阵挛、抽搐,甚至出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严重发作者衰竭致死。造模失败率为5.10%,死亡率为4.08%。
  2、海马CA3区HE染色结果:CONT组大鼠海马CA3区可见锥体细胞排列整齐,细胞结构清晰完整。KA对照组、PBS干预组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体积则明显变小,细胞排列稀疏、不整齐,损伤严重者可见神经元大量变性、死亡;VEGF干预组较KA对照组、PBS干预组相比海马神经元变性、死亡减轻,胞体稍大,排列略规则,可见胶质细胞轻度增生。
  3、Western Blot结果:(1)海马区NSE蛋白表达:SE发生后第一天起KA对照组、PBS干预组NSE蛋白表达水平即达到较高水平,并于第3d达到顶峰,在一周内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至第14d时仍明显高于CONT组;VEGF干预组NSE蛋白表达水平虽仍高于CONT组,但在SE后各时间点较KA对照组、PBS干预组却有所下降,且在第3d时差别最为明显。(2)海马区GFAP蛋白表达:SE发生后第一天起KA对照组、PBS干预组GFAP蛋白表达水平即开始升高,明显高于CONT组,并于SE后第7d达到峰值;VEGF干预组GFAP蛋白表达水平虽仍高于CONT组,但在第3d、7d和14d时间点较KA对照组、PBS干预组却有所下降,在SE后第7d时差别最为明显。
  结论:
  1、腹腔注射海人酸可以建立发育期SD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其造模成功率较高。
  2、海人酸腹腔注射建立的幼鼠癫痫持续状态早期就存在海马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损伤。
  3、VEGF对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造成的海马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