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下丘脑弓状核内CBS参与慢性胰腺炎大鼠腹部痛觉过敏的机制研究
【6h】

下丘脑弓状核内CBS参与慢性胰腺炎大鼠腹部痛觉过敏的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 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模型的建立

2.3 大鼠腹部机械痛反应频率检测

2.4 大鼠后足50%缩足阈检测

2.5 大鼠运动功能测试

2.6 埋置套管及微量给药

2.7 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7.4,再按5 ml/L加入Tween-20)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CBS参与介导CP大鼠腹部痛觉过敏

3.2 CBS介导CP大鼠腹部痛敏可通过GluN2B磷酸化实现

3.3 CBS引起GluN2B磷酸化是由PKCγ介导的

3.4 H2S供体NaHS能诱导大鼠腹部痛敏

第四章 讨 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3.1 脑神经重塑

3.2 下行易化

3.3 脊髓神经病变

4.1 中枢靶向药物

4.2 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

4.3 经颅磁刺激(rTM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会议摘要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硫化氢(H2S)是继NO、CO后被发现的第三种气体信号分子,有报道显示初级感觉神经元中的 H2S能够参与内脏痛敏的形成,但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却鲜为人知。此研究旨在探讨下丘脑弓状核(ARC)区内 H2S内源性合成酶胱硫醚-β-合成酶(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SE)是否参与了慢性胰腺炎腹部痛觉过敏的形成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1.在180-200 g雄性SD大鼠胰管内注射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产生慢性胰腺炎(CP)模型。
  2.运用von Frey filament(VFF)评测正常大鼠和CP大鼠在ARC微量给药前后的腹部机械痛反应频率。
  3.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胱硫醚-β-合成酶(CBS)、胱硫醚-γ-裂解酶(CSE)、蛋白激酶 Cγ(PKCγ)、总 GluN2B和酪氨酸磷酸化的 GluN2B(p-GluN2B)在大鼠ARC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
  1.TNBS注射4周后能显著上调ARC内胱硫醚-β-合成酶(CBS)的表达,而没有改变胱硫醚-γ-裂解酶(CSE)的表达。
  2.与对照组相比,CP虽然并没有改变 GluN2B表达的总量,但显著提高了GluN2B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CP也显著上调了ARC内PKCγ的表达。
  3.ARC内微量注射CBS的抑制剂O-(羧甲基)羟胺半盐酸盐(AOAA)能显著降低CP大鼠的腹部疼痛,也翻转了CP大鼠ARC中p-GluN2B和PKCγ上调。
  4.微量注射 PKC特异性抑制剂白屈菜赤碱(CC)能显著减轻 CP大鼠的腹部痛觉过敏,并抑制p-GluN2B的增加。
  5.微量注射NMDA受体拮抗剂D-AP5、GluN2B特异性拮抗剂艾芬地尔均能显著降低CP大鼠的腹部痛觉过敏。
  6.微量注射H2S供体NaHS能使正常大鼠产生腹部痛觉过敏。
  结论:
  总之,我们的数据表明,CP引起了 ARC内 CBS的上调,并可能通过 PKCγ介导了GluN2B的活化,参与慢性胰腺炎痛觉过敏。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慢性胰腺炎痛觉过敏产生的中枢机制,并有助于发现慢性胰腺炎疼痛治疗的新靶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