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腔镜治疗小婴儿腹股沟斜疝及其时机的探讨
【6h】

腹腔镜治疗小婴儿腹股沟斜疝及其时机的探讨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收集小婴儿(≤3月龄)斜疝、嵌顿疝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小婴儿斜疝因嵌顿行急诊手术治疗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比腹腔镜技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婴儿斜疝的时机选择。
  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三年期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入院手术治疗的小婴儿(≤3月龄)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小婴儿分为择期手术组、急诊手术两组,统计整理各手术患儿的发病月龄、病史时间、出生体重、嵌顿次数、就诊次数、急诊手术与否、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合并组织坏死、进一步诊断)、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随访复发情况、患儿带养情况、父母学历水平等各项指标,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资料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斜疝患儿需行急诊手术的危险因素。两组数据对比,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P<0.01为有显著差异;建立COX风险比例模型,以期分析患儿斜疝发生嵌顿的较强危险因素。
  结果: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三年间收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小婴儿斜疝患者共169例,拒绝手术治疗10例,其中8例随访4-18个月后均行手术治疗,2例低出生体重患儿未再发病,现继续随访中。其余159例均行手术治疗,男:女=1.4:1。急诊手术组54例,男:女=1:1.8,择期手术组105例,男:女=2.5:1。低出生体重患儿较正常出生体重儿因嵌顿而行急诊手术的风险高,Cox比例风险分析示HR=3.06;95%CI,2.76-3.56;P=0.031。Cox风险比例分析同样示嵌顿次数1次、病程时间天数,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且急诊手术组中约94%(51/54)患儿为首次嵌顿者入院者,嵌顿时间不详。小婴儿斜疝嵌顿误诊率约20%。因肠管、阑尾嵌顿发生感染性休克者,全部为低出生体重男婴。小婴儿斜疝确诊年龄段急诊组比择期组明显晚:择期组为40.01±2.19d早于急诊组的53.35±3.55d,P值<0.01,有统计学意义;合并组织损伤切除、麻醉风险、手术时间、切口微创、术后复发,统计学分析示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术中补充诊断全部为腹腔镜手术方式中发现。因术前诊断为单侧病变或急诊手术而实施传统手术方法患儿,随访发现约6.2%(5/80)对侧斜疝。无论急诊抑或择期手术组,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较传统手术组低,有统计学差异。腹腔镜技术术后随访几乎无手术切口疤痕。
  结论:⑴低出生体重男婴嵌顿疝患儿易合并感染性休克、组织坏死,出生后应及时宣教,做到早发现、早干预。⑵提高儿科医生对小婴儿嵌顿疝严重性的认识,由专科医生早期评估病情,争取最佳手术治疗时机,避免组织器官嵌顿缺血坏死。⑶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婴儿斜疝安全、有效,具有术后切口小、疤痕不明显、并发症少、可发现和处理对侧腹股沟斜疝避免患儿二次手术等优势,应为首选手术方式。⑷腹腔镜技术可应用于小婴儿嵌顿疝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