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体育对外关系研究
【6h】

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体育对外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

1.3研究文献综述

1.4核心概念界定

1.5研究对象与方法

1.6研究思路与创新

2.清末民初中欧体育关系研究

2.1清末民初中欧体育关系建立的基础

2.2驻欧使臣对西方体育的介绍

2.3赴欧留学生与西方体育的引进

2.4清末民初中欧民间体育交流

2.5本章小结

3.清末民初中日体育关系研究

3.1清末民初中日体育关系建立的基础

3.2赴日教育考察与中国学校体育的初步确立

3.3中日体育关系中的留日学生研究

3.4中日体育关系中的日本体育教习与嘉纳治五郎研究

3.5清末民初中日民间体育交往

3.6本章小结

4.清末民初中美体育关系研究

4.1清末民初中美体育关系建立的基础

4.2留美学生与西方体育在中国的传播

4.3美国传教士对近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影响

4.4杜威来华及其体育思想的传入

4.5教育官员赴美考察与近代中国体育的历史转型

4.6本章小结

5.清末民初中国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

5.1中国与远东体育协会的关系

5.2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5.3本章小结

6.清末民初中国体育对外关系的结果分析

6.1通过国别体育关系,完成了近代西方体育在中国的植根过程

6.2通过国际体育关系,获得了国际舞台上和他人平等对话的机会

6.3清末民初体育对外关系留给我们的思考

6.4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

8.研究不足与展望

9.附录

参考文献

1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清末民初是中国由传统社会走向近代社会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社会原有的那一套“固步自封”的传统理念,被西洋社会的坚船利炮给予当头一棒。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些文人志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由此,兵操教育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工具,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近代体育也开始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这一切,均自始至终与体育对外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清末民初中国体育对外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历史计量法等,对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与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与国际体育组织之间的体育关系进行研究。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中国人的主动求变和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客观推动,是清末民初中国体育对外关系的内在动力。一方面,中国人要摆脱自己的落后而尽快地融入世界;一方面,世界的发展和推进需要这个东方老大帝国的苏醒。在这种相互需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合力作用下才催生了中国近代体育。可以说没有清末民初体育对外关系的发生,就没有中国近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它也是近代中国体育发展道路不断进行探索、求证的历史过程。⑵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融合,是清末民初时期体育对外关系得以发展的条件。两种异质文化只有在互相碰撞后不断地交流与融合,求同存异,才能长久的建立体育对外关系。清末民初的学校体育分为官办学校和教会学校两个不同的教育系统。在官办学校里,最早主要以普通和兵式体操为主要教学内容,而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主要以球类、田径等的西方体育项目为主。这种不同的教学内容导致了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中参赛的队员和远东运动会中国选手的选派大部分来自于教会学校。面对这一现象,中国官办学校逐渐接受了教会学校的做法,大力提倡和开展近代田径、球类等运动项目;但同时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仍然坚持以规定的普通和兵式体操教学内容为主。⑶体育对外关系中的不对等性,是清末民初中国体育对外关系的总体特征。清末民初的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受当时国际关系的影响,使得我们在与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发生关系时表现为不对等性。留学生、日本教习与欧美传教士,我们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学习西方先进的体育思想、制度、理念。但很少发现中国优秀的体育传统文化在这一时期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这是由清末民初体育对外关系的不对等性决定的。⑷在不平等的国际关系背景下,通过体育这一媒介去争取话语权是清末民初体育对外关系的特殊表现。一方面,在研究中发现,清末民初体育对外关系的具体表现是我们的体育文化输入大于输出且这一趋势始终伴随着清末民初体育对外关系的发生与发展。但是在与国际体育组织发生关系时,在是否同意伪满洲国加入远东体育协会组织上我们却丝毫没有退让,甚至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捍卫国家主权、争取在各国家和组织中的话语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