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信道速率非对称性对DTN网络性能的影响研究
【6h】

信道速率非对称性对DTN网络性能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太空通信协议的发展

1.2 DTN的研究现状与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二章 DTN网络及相关协议

2.1 DTN网络

2.2 束协议

2.3 汇聚层及协议

2.4 太空通信的整个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TP中有/无汇聚对数据传输的性能影响研究

3.1 LTP协议中的汇聚机制

3.2 地月通信环境中实验参数的设置

3.3 避免ACK延时确认所对应的最小汇聚Bundle数目建模

3.4 阈值模型匹配性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输效率最高时的最佳汇聚Bundle数目研究

4.1 Block中汇聚的Bundle数目的最优值建模

4.2 Block中汇聚的Bundle数目的最优值验证

4.3 最优模型的应用:信道速率非对称对TCP和LTP的影响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CK延时确认对RTT的影响研究

5.1 ACK延时确认对RTT的影响建模

5.2 不同环境下的RTT模型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I 基于Linux的实验仿真平台搭建

II 太空网络环境的模拟

III ION中配置文件的设置

致谢

展开▼

摘要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活动可包括地球应用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三大部分。由于太空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地面网络所使用的TCP/IP协议已不再适用,为了实现地球和宇宙行星之间数据的有效传输,需要研究和开发通用的数据交换网络体系。延迟/中断可容忍网络(DTN)是一种能够有效克服太空通信环境的技术。信道速率的非对称性是太空通信的挑战之一,对于如何在高非对称空间信道上获取最佳性能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的重点是研究在地月通信环境中,信道速率非对称性对DTN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影响。为了避免信道速率的非对称性降低数据的传输效率,提出了一些算法。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
  (1)LTP协议中,有/无汇聚对数据传输的性能影响研究。对于信道速率非对称情况下,LTP协议中是否引入汇聚机制的争议很大,本论文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分析了有/无汇聚对数据传输的影响,发现束(Bundle)的尺寸起决定作用。Bundle尺寸比较小时,加入汇聚机制可以减少确认信息(ACK)的个数,减轻确认信道的压力,由此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避免ACK延时确认所对应的最小汇聚Bundle数目的阈值公式;Bundle尺寸比较大时,发现并不需要通过汇聚机制,数据传输效率也会很高,在此基础上提出避免ACK延时确认所需的最小Bundle尺寸模型。
  (2)传输效率最高时的最佳汇聚Bundle数目研究。为了提高太空环境中数据传输的效率,LTP协议设计成可以同时开启多个会话(Session),通过合理的设置Session数能够实现数据的连续传输,达到最大限度利用信道资源的目的,由此推导出传输效率最高时的最佳汇聚Bundle数目模型。在数据传输效率最高的情况下,对LTP和TCP协议进行了性能比较。从信道速率非对称性的角度解释 TCP协议在太空环境中性能降低的原因,本质原因是信道速率的非对称性导致了ACK的延时确认。
  (3)ACK延时确认对往返时间(RTT)的影响研究。数据发送过程中的RTT是表征协议性能很重要的指标,可以通过跟踪RTT的变化来了解网络的拥塞情况以及超时时钟的设置。通过分析发现,信道速率的高非对称性导致了ACK的延时确认使得RTT增加。为了进一步量化Block中汇聚不同Bundle数目对数据传输RTT的影响,建立了有/无链路中断情况下的数据传输RTT模型。结果表明,当Block中汇聚的Bundle数目大于阈值时,数据传输的RTT是一个定值,而汇聚的数目小于阈值时,数据传输的RTT会随着汇聚个数的增加而减小。
  为了验证提出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使用 DTN协议软件(ION),在基于Linux的网络实验测试平台上进行真实的文件传输,由此证明推导模型的可靠性。本文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对于中国未来的空间探测任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