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认知疗法对中风后抑郁的康复疗效观察
【6h】

认知疗法对中风后抑郁的康复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1.流行病学特点

1.1发生率

2.中医学对中风后抑郁的认识

2.1中医病名探讨

2.2中医病因认识

2.3中医病机探讨

2.4中医治疗

3.现代医学对中风后抑郁的认识

3.1西医病名探讨

3.2中风后抑郁的鉴别诊断

3.3中风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3.4中风后抑郁的相关因素

3.5中风后抑郁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病例选择标准

1.1诊断标准

1.2试验病例纳入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治疗方法

3.2评测方法

3.3疗效评定标准

4.资料的统计学处理

5.研究结果

5.1临床资料

5.2冶疗结果

6.临床研究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综述 中风后抑郁症的心理治疗研究近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中风可导致患者各种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容易产生情绪低落、悲观,对生活以及康复治疗失去信心,从而不能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影响康复疗效,在临床中有的重度抑郁患者甚至拒绝康复治疗,从而错过最佳康复恢复期,导致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率增加。 但是目前在临床中有的医生在关注患者运动、感觉等功能的评定及康复治疗的同时忽略患者心理功能的评定及治疗,使临床上有很多患者的康复治疗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中风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康复治疗需要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患者的主动参与越多康复疗效越好。而中风后抑郁患者由于情绪低落或忧伤或郁闷,或对康复治疗没有信心,没有积极主动的进行康复锻炼,从而影响疗效,所以对中风患者进行心理评定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对确诊为中风后抑郁的患者要早期给予治疗,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调动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并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认知疗法是于本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一组治疗方法的总称,这组方法强调认知活动在心理或行为问题的发生和转归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能调整和改变人的不合理的认知,帮助其建立较为现实的、合理的、正确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方法,通过合理的认知过程,矫正不良认知,使患者积极应对现实、接受现实,改善负性情绪,唤起积极情绪,充分发挥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使患者配合治疗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康复训练之中,最终达到完善合理的自我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认知行为模式。在对中风后抑郁的治疗过程中,将认知调整技术与行为训练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认知治疗过程中,治疗者与患者建立起治疗关系,帮助患者澄清自己的问题,用合理的信念来取代困扰患者情绪不合理信念,让患者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 本课题的研究的目的:1.探讨认知疗法对中风后抑郁的康复疗效,以及对患者心理障碍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让更多的医生重视中风后抑郁,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本课题采用的方法是:6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及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30例,在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同时给予认知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四周对两组患者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比较。 结果:4周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抑郁及焦虑症状(HAMD)较前改善(P<0.05),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较前有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HAMD,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认知疗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