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伍炳彩教授从湿论治内伤杂病的学术经验和临床研究
【6h】

伍炳彩教授从湿论治内伤杂病的学术经验和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一 伍炳彩教授介绍

1.伍炳彩教授学术渊源——学宗仲景,博采众长

2.伍炳彩教授学术特点

2.1 熟悉经典,重视理论联系临床

2.2 擅长脉诊,察病知源

2.3 四诊合参,善抓主症,精于辨证

2.4 重视表证,治病分先后

2.5 杂病治疗,首调脾胃

2.6 重视方剂,喜用药对,用药轻灵

二 历代关于湿病的主要论述

1.湿病理论起源于《内经》《难经》

2.《伤寒杂病论》开湿病辨证论治之先河

3.隋唐至金元时期的发展

4.明清时期湿病理论不断完善

5.近现代湿病理论更为系统

6.湿病理论的现代研究

三 伍炳彩从湿论治内伤杂病的学术经验

1.伍炳彩对湿邪致病特点的认识

1.1 广泛性

1.2 隐匿性

1.3 病程的迁延性

1.4 湿喜归脾,易伤脾阳

1.5 滞中与蒙上趋下性

1.6 粘滞重着

1.7 秽浊性

1.8 兼挟症多

1.9 证候的迷惑性

2.证炳彩关于湿病的诊断要点

2.1 辨小便清浊

2.2 辨汗

2.3 身热足寒是湿郁

2.4 口粘不爽是湿阻

2.5 辨面色

2.6 辨舌苔厚薄

2.7 辨脉濡

3.伍炳彩关于湿病的辨证要点

3.1 辨中湿部位

3.2 辨湿在气分血分

3.3 辨湿热偏重

4.伍炳彩辨治湿病的临床经验

4.1 以咳嗽症状为主的相关疾病

4.2 以咽喉症状为主的相关疾病

4.3 以头昏症状为主的相关疾病

4.4 以腹胀满症状为主的相关疾病

4.5 以胃气上逆症状为主的相关疾病

4.6 以黄疸症状为主的相关疾病

4.7 以尿频尿急尿痛症状为主的相关疾病

4.8 以肢体疼痛症状为主的相关疾病

4.9 以心动过缓症状为主的相关疾病

5.伍炳彩从湿论治内伤杂病常用药对

5.1 连翘、赤小豆

5.2 赤小豆、当归

5.3 橘皮、竹茹

5.4 土茯苓、忍冬藤

5.5 旋覆花、茜草

5.6 鸡骨草、凤尾草、垂盆草

5.7 豨莶草、茜草

5.8 地肤子、白鲜皮

5.9 郁金、批杷叶

5.10 杜仲、桑寄生

5.11 防风、威灵仙

5.12 姜黄、海桐皮

5.13 豨莶草、海桐

5.14 豨草、蔓荆子

5.15 半夏、秫米

5.16 牡蛎、泽泻

5.17 百合、滑石

5.18 芦根、滑石

四 伍炳彩从湿论治内伤杂病的临床验案解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湿病是指因湿邪侵袭人体,或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湿邪潴留体内,所表现湿邪停滞的病证。湿病及与湿有关的病证存在于中医的临床各科之中涉及内、外、妇、儿等科,故掌握湿病的证治意义重大。中医对湿病的认识,来源于《五十二病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发展于金元,完善于明清、民国,成熟于现代。但古人论湿虽为详尽,仍有所不殆。总体而言,《内经》对湿病的论述很详细,但侧重于理论和治法阐述;仲景开创了治疗湿病的先河,但治法偏于寒湿;朱丹溪虽论六气之中湿热为重,但仍重于热而轻于湿;清代以后,随着温病学派的发展,对湿病认识渐全面,补充了湿热病的治疗方法,但总体则重于南方而轻于北方。目前对于湿病的辨证论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不便于学习和掌握。
   伍炳彩教授崇尚仲景学说,临床经验丰富,治病擅长杂病调理。娴熟四珍,详于问诊,重视脉诊。复杂病证,善抓主要矛盾,喜用经方,用药灵活,临床疗效高。随着长期的临床实践,伍炳彩教授对于湿邪致病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在继承前人对湿病认识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和提高。本文首先介绍了伍炳彩教授的学术渊源及主要学术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较全面总结了伍炳彩教授诊治湿病的学术经验,分别介绍了其对湿病的致病特点、湿病的诊断要点、湿病的辨证要点几个方面的认识。本文试结合古今文献对其中理论做了阐释与说明,特别是对湿病致病的广泛性、湿喜归脾,易伤脾阳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在湿病的诊断要点中,伍炳彩教授强调的汗出热不解、身热足寒均是经验之谈,尤其是关于检查汗出不透的方法特别指出要注意从脚往上摸,充分体现了其丰富的临床经验。
   因湿病过于广泛,故本文未能系统梳理湿病的辨证分型,但仍从伍炳彩教授擅长治疗的咳嗽、咽喉不利、头昏、腹胀满、胃气上逆、黄疸、尿频尿急尿痛、肢体疼痛、心动过缓九个方面入手,记录了其辨治经验及用药特点。其中,关于脾胃的关系及脾病和胃病的区别,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宝贵经验的传承。
   本文还介绍了伍炳彩教授治疗湿病常用的药对,共计18个,基本涵盖了其常用的化裁习惯。分析了12个典型湿病医案,对于深入了解伍炳彩教授的常用方剂大有裨益。
   本文最后指出了心动过缓从湿论治是一重要临床途径,有利于丰富该病的治疗方法。伍炳彩教授根据中医理论,并结合其临床经验,提出关于“心动过缓从湿论治”以及“迟脉可主湿病”的学术观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