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窍活血颗粒干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对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6h】

通窍活血颗粒干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对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中医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认识

1.1 对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辨证治疗

2.西医对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发病机制

2.3 诊断标准

2.4 临床表现

2.5 治疗

2.6 预后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剔除病例标准

1.6 脱落病例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观察项目

2.3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2.4 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比较

3.3 临床综合疗效

3.4 脑卒中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

3.5 C反应蛋白比较

3.6 同型半胱氨酸比较

3.7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H)比较

4.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对病名的探讨

2.本病相关因素分析

3.关于数值的研究

4.通窍活血汤的现代研究

5.临床疗效分析

6.后循环缺血(PCI)评价方法的探讨

7.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通过通窍活血颗粒干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dolicho-ectasiaVBD)对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探讨中医药对本病所致卒中的防治作用。
   研究方法:
   收集2010年12月-2012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VBD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队列的设计方法。通过在CE-MRA和DSA血管三维重建上直接测量,确定VBD。本课题观察病例数确定为共30例,按1∶1对照的原则分为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例数相等,各为1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通窍活血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主要疗效指标:经颅多普勒测定的椎动脉、基底动脉的最高血流速度(Vs),最低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评价量表。次要疗效指标:脑卒中终点事件的发生;同型半胱氨酸变化;血脂变化;C反应蛋白变化。治疗前后对比以上指标观察疗效。
   研究结果:
   治疗组的15例VBD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愈率为6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显愈率为4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对VBD患者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研究结论:
   通窍活血颗粒干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对后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