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刀干预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兔的实验研究
【6h】

针刀干预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兔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综述一 颈椎病的中医认识及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2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从现代医学角度认识颈椎病

1 对颈椎病认识的历史回顾

2 颈椎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因素

3 颈椎病的病理改变及发病机制

4 椎间盘退变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针刀干预对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兔颈部肌肉及椎间盘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针刀干预对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兔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组分蛋白表达和代谢相关因子含量的影响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低头位+风寒湿刺激”的方法建立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用针刀干预模型动物,从组织形态学及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组分、代谢相关酶和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等方面来探讨针刀疗法能否通过延缓甚至修复椎间盘退变来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方法:购进6±0.5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和针刺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低头位+风寒湿刺激”的方法建立实验模型。造模结束后,通过对比空白组兔和造模组兔颈椎X线,初步判定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常规饲养,用针刀和毫针分别对针刀组和针刺组进行干预治疗,针刀组每周干预1次,共干预4次,针刺组每周干预3次,共干预12次。干预结束后,HE染色,光镜下观察四组实验动物颈部肌肉及椎间盘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用ELISA法检测四组实验动物椎间盘内MMP-3、TGF-β1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椎间盘内Ⅱ型胶原、蛋白多糖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空白组动物颈椎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正常存在,椎间隙无增宽或狭窄,椎体排列整齐,椎体周围光滑无骨赘形成。造模后的实验动物颈椎X线显示: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消失,变直甚至反弓,椎间隙变窄,椎体排列不整齐,椎体边缘毛糙有骨赘形成。
  针刀及针刺干预结束后,颈部肌肉HE染色光镜下观察显示:空白组实验动物颈肌组织切片可见肌肉组织结构清晰,肌细胞无变性水肿,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可见肌纤维排列不齐、断裂。肌细胞肿胀变形,肌核分布不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针刀组可见肌肉组织结构较模型组整齐,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细胞核排列较前均匀整齐。针刺组可见肌纤维排列较模型组明显整齐,肌细胞仍有轻度肿胀、扭曲,间质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但较模型组明显减轻。
  椎间盘HE染色光镜下观察显示:空白组髓核居中,大小正常,纤维环包绕四周,纤维排列整齐。模型组可见髓核明显固缩,纤维排列杂乱、扭曲变形,甚至断裂。针刀组、针刺组均仍可见髓核固缩,但较之模型组,明显改善。周围纤维排列较模型组明显整齐,裂隙变小。
  ELISA结果:模型组兔椎间盘内MMP-3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二者有极明显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有明显差异(P<0.05);针刀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有极明显差异(P<0.01);针刀组与针刺组偏低,有极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兔椎间盘内TGF-β1的含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二者有极明显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明显差异(P<0.05);针刀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极明显差异(P<0.01);针刀组比针刺组略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
  Western blot结果:所测四组实验动物椎间盘中Ⅱ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较空白组明显降低,二者有极明显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明显差异(P<0.05);针刀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极明显差异(P<0.01);针刀组较针刺组偏高,有显著差异(P<0.05)。所测四组实验动物椎间盘中蛋白多糖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组明显降低,二者有极明显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针刀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较针刀组略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对比空白组和模型组颈椎X线、颈肌及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低头位+风寒湿”刺激可成功建立椎间盘退变实验模型,该实验模型是成功的。
  2.针刀及针刺干预均能使椎间盘中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升高,使MMP-3含量降低、TGF-β1含量升高,说明针刀及针刺干预治疗颈椎病可能是通过对椎间盘内细胞因子及相关代谢酶的良性调节,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缓解甚至修复椎间盘的退变。
  3.从颈肌、椎间盘组织形态及椎间盘微量物质的对比,总体来讲,针刀疗效略优于针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