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移动软交换技术框架及业务实现研究
【6h】

移动软交换技术框架及业务实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研究背景及内容

1.1研究背景

1.2研究内容

第二章软交换技术发展综述

2.1软交换在NGN中的定位

2.2软交换网络架构及网元

2.3软交换技术特点

2.4相关标准及主要协议选择

2.4.1软交换机之间的互通协议

2.4.2信令网关与PSTN网及软交换机间的协议

2.4.3中继网关与软交换机间协议

2.4.4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间的协议

第三章移动软交换原理与组网

3.1软交换和3G网络的关系

3.2 3GPP R4移动软交换系统网络架构

3.2.1 3GPP R4移动核心网网络架构

3.2.2组网模式

3.3移动软交换的功能

3.4移动软交换设备的逻辑接口

3.4.1 Nc接口

3.4.2 Mc接口

3.4.3 Nb接口

3.4.4与七号信令网以及其它网络互通的接口

3.5业务支持

3.5.1移动软交换系统的业务架构

3.5.2业务支持方式

3.5.3提供的业务

3.6移动核心网引入软交换的优势

3.6.1分布式组网节省投资成本

3.6.2设备独立升级

3.6.3引入竞争

3.6.4增强网络可靠性

第四章移动软交换技术框架及应用研究

4.1移动网引入软交换的必要性

4.2移动软交换的应用现状及其分析

4.2.1中国移动移动软交换应用情况

4.2.2移动软交换引入后需要研究的问题

4.3 BICC组网方案探讨

4.4 2G/3G移动软交换核心网建设模式探讨

4.4.1 3G端局建设模式讨论

4.4.2 2G/3G共端局模式下的组网方式分析

4.4.3 2G/3G模式建设探讨下对2G移动核心网建设的建议

4.5面向本地接入的软交换技术方案

4.5.1组网方案论证

4.5.2用户接入方案研究

4.5.3用户规模和带宽需求

4.5.4 IP地址的考虑

4.5.5网络安全的考虑

第五章基于软交换的业务实现

5.1软交换业务分类

5.1.1基本业务

5.1.2补充业务

5.1.3增强业务

5.2软交换业务实现方式

5.2.1由软交换提供业务

5.2.2由应用服务器提供业务

5.2.3由第三方提供业务

第六章软交换与其他网络的业务互通

6.1软交换网络与PSTN/ISDN/PLMN网络互通

6.2软交换网络与H.323网络互通

6.3软交换网络与传统智能网互通

6.4软交换网络视频业务互通实例

6.4.1基于SIP的视频业务互通

6.4.2基于H.323的视频业务互通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3~2004年,随着国外运营商采用R4软交换架构建设3G核心网络,同时中国移动应用移动软交换技术成功建设了覆盖全国的移动长途汇接网,标志着移动核心网软交换时代的来临。随着移动软交换技术的不断成熟,移动网络运营商已纷纷将采用软交换架构来改造和优化现有2G的核心网,包括移动软交换端局、移动软交换关口局等的应用,在节省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上取得明显的效果。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移动软交换并没有完全采用分组技术或IP技术,由此也使语音等平面化组网带来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必须推进VOIP应用下的重要组网技术研究,以及适应向3G核心网的平滑演进的建设模式探讨,以便更好地指导现有2G网络中移动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顺应网络融合和IP化趋势,需要重点探讨语音IP化后BICC信令的组网方案。本论文研究了省际与省内BICC组网方式,并提出省内BICC平面组网和分级组网两种方案,且从网络结构拓扑,维护管理、用户感知、设备能力以及网络演进能力等角度全面分析了这两种组网方案的优劣,并提出这两种组网方式的应用场合建议。同时面对未来3G网络的建设需求,探讨了2G/3G移动软交换端局可能的建设模式,也提出了2G/3G端局分开建设和2G/3G共用端局的两种模式,并多角度探讨了这两方式的优劣势和风险分析。本文指出2G/3G共用端局是网络融合发展的趋势,因此还重点探讨了该模式下的端局具体组网方案,并通过这方面的探讨对现有2G网络的移动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建设提出了建议。此外为了顺应中国移动向全业务运营转型,在面向固定接入的IMS还未成熟之前,采用软交换技术向目标客户提供宽带与话音接入也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因此对其组网方案、客户接入方式、IP地址规划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还重点介绍了软交换业务的分类,以及软交换业务的实现方式,突出了业务与控制承载相分离的优势。此外探讨了软交换与其他网络的业务互通提出了软交换网络与PSTN、H.323、传统智能网、视频业务等相关网络的互通方案。 最后论文对移动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前景做了分析,同时也指出了移动软交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应关注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