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OFDM帧内信号的时域调整技术
【6h】

光OFDM帧内信号的时域调整技术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光OFDM技术概述

1.2 OFDM在光通信中的研究现状

1.3 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

第二章 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

2.1 OFDM系统介绍

2.2 信号越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3 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分析与推导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直流偏置光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

3.1 OFDM在光通信中的系统模型

3.2直流偏置光OFDM在可见光通信中的应用

3.3直流偏置光OFDM的系统介绍

3.4 DCO-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分析与推导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限幅光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

4.1非对称限幅光OFDM的系统介绍

4.2 ACO-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分析与推导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光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性能仿真

5.1 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性能仿真

5.2 DCO-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性能仿真

5.3 ACO-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性能仿真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工作总结

6.2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被广泛应用到许多新兴高速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中,是因为它把高速数据流分配到低速的多个正交子载波上,使得符号持续时间加长。在OFDM符号中,循环前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完全消除由多径传播造成的码间干扰,而且还不会造成子载波正交性的破坏,克服了子信道间干扰的影响。但是过宽的保护间隔时间段会使得系统效率变差,因而又出现了低保护间隔OFDM方案。无论如何在某些情况下,信号仍然会越过保护间隔时间而导致一部分数据信息丢失并引起ISI和ICI。为减小信号能量因越界带来的损失,我们要尽可能使信号能量集中在OFDM符号的中间部分。为此,本文首次针对基本OFDM系统和非相干光OFDM系统分别提出相应的OFDM帧内信号时域调整技术,使得OFDM信号两边部分的信号能量很少,这样就减小了信号因越界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本文通过分析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和离散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得出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实施方案。本方案通过将发送的OFDM信号进行简单易实现的频域处理从而实现时域信号帧的重新排列,使得信号帧的能量集中在帧的中心位置而边缘的能量趋于减小,这种技术操作简单并可预期有效降低接收到的信号中因为保护间隔设定较小而引起的码间干扰问题,对于减小保护间隔提高有效性的光OFDM系统的开发设计有很大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