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夏季欧亚地区阻塞活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可能联系
【6h】

夏季欧亚地区阻塞活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可能联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资料与方法

第三章夏季欧亚地区阻塞高压活动的时间演变规律

第四章夏季欧亚地区阻塞高压活动年代际变化与我国降水年代际变化之间的可能联系

第五章夏季欧亚地区阻塞活动异常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的可能机制

第六章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利用观测资料对夏季欧亚地区阻塞活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可能联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夏季四个阻塞区域的阻塞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其中,欧洲地区的阻塞活动明显多于其它区域,而贝加尔湖地区阻塞活动偏少。 (2)夏季四个阻塞区域的阻塞活动都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但周期的长短,变化的振幅各不相同。其中,鄂霍次克海地区阻塞活动的年代际周期较长,乌拉尔山地区阻塞活动的年代际周期较短,贝加尔湖和欧洲地区的阻塞活动则有两个年代际周期。四个阻塞区阻塞活动的长期变化趋势都不明显。 (3)结合相关分析和降水合成分析,可以看出,在年代际尺度上,夏季鄂霍次克海地区阻塞活动偏多(少)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涝(旱)密切相关,与汉水和渭水流域的旱(涝)密切相关;夏季贝加尔湖地区阻塞活动偏多(少)与我国黄淮、江淮地区的涝(旱)密切相关,与长江以南地区的旱(涝)密切相关;夏季乌拉尔山地区阻塞活动偏多(少)与我国渭水流域的涝(旱)密切相关,与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的旱(涝)密切相关;夏季欧洲地区阻塞活动偏多(少)则与我国华南大部分地区的涝(旱)密切相关,与汉水和渭水流域夏季的旱(涝)密切相关。 (4)在年代际尺度上,夏季欧亚地区阻塞活动异常对我国降水影响的可能机制是:鄂霍次克海地区和欧洲地区阻塞活动偏多时,汉水、渭水一带盛行偏北风,没有水汽的辐合,无降水,而长江以南地区,偏北风盛行,使其温度降低,同时与从南海上吹来的暖湿偏南气流交汇在长江以南地区,形成水汽辐合带,造成大量的降水;贝加尔湖地区阻塞活动偏多时,黄淮、江淮地区的上空盛行偏北风,使其温度降低,同时与从海洋上吹来的暖湿偏南气流交汇,形成水汽辐合带,造成大量的降水,而长江以南地区盛行偏南风,没有水汽的辐合,无降水;乌拉尔山地区阻塞活动偏多时,我国渭水及其以西地区的上空盛行偏北风,使其温度降低,同时与从海洋上吹来的暖湿偏南气流交汇在此,形成水汽辐合带,造成大量的降水,而长江以南地区盛行偏南风,没有水汽的辐合,无降水。并且夏季鄂霍次克海和贝加尔湖地区阻塞活动偏多时,副高较常年强度减弱,面积减小,因此西太平洋副高可能也是造成夏季长江以南地区、黄淮、江淮地区降水偏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乌拉尔山和欧洲地区阻塞活动与副高的关系并不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