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建立和综合测度研究
【6h】

中国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建立和综合测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低碳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综合评价理论与中国低碳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和原则

2.1.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

2.1.2 中国低碳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2.2 中国低碳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基于粗糙集理论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原理的指标筛选模型

3.2 中国低碳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3.3 中国低碳经济指标体系的功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低碳经济的综合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的确定

4.1 低碳经济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4.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理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方法集成运用和实证分析

5.1 中国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方法集成

5.2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无量纲化处理

5.3 层次矩阵求准则层的权重

5.4 改进主成分确定权重

5.5 2003-2008年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

5.6 障碍度计算

第六章 基于双维层次灰评估模型对中国低碳水平进行分析

6.1 双维层次灰色评价

6.2 双维层次灰评估模型的应用

第七章 对策和总结

7.1 对策

7.2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附录

展开▼

摘要

世界经济发展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碳基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持续增长,温室气体排放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将进一步加剧。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化解我国刻不容缓的现实压力和承担国际责任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优化型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也是缓解资源瓶颈、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的根本途径,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通过构建低碳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并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做出科学评价,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的发展现状及关于低碳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现状,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的发展阶段、发展层次和低碳经济相关理论支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研究,咨询专家意见,遵循统计指标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初步设计出由低碳创新水平、低碳生活消费水平、低碳经济发展产业水平、低碳核心领域水平4个子系统共49个指标构成的低碳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根据所收集到2003年至2008年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粗糙集理论最终筛选34个指标作为实证评价指标,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即各子系统中的指标权重由改进的主成分法确定、各子系统的权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构建出中国低碳经济复合系统评价模型,对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运用障碍度对评价结果作进一步剖析,明确了中国低碳经济各系统近6年的发展趋势及各个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情况,其结果基本符合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客观实际。
   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理论上的阐述也较为详尽,但关于低碳经济质量水平的评价研究也不多见,缺乏足够的参考资料,又使得研究充满未知性,探索性。影响低碳经济的因素很多,而且具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再结合本人已有认知水平,怀着敬畏的研究态度,做出有意义的尝试,希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