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显微组织的MOV在不同冲击条件下的破坏机理研究
【6h】

基于显微组织的MOV在不同冲击条件下的破坏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前言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论文安排

参考文献

2.SEM金属断口分析法和XRD物相分析法

2.1 SEM金属断口分析法

2.2 XRD物相分析法

参考文献

3.MOV在10/350μs波形和8/20μs波形冲击下的破坏机理研究

3.1.MOV在浪涌冲击下不同的破坏形式

3.2.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分析与讨论

3.5 小结

参考文献

4.MOV在单次8/20μs波形和同时序多次脉冲冲击下的破坏机理研究

4.1.多回击闪电的击间间隔以及闪击时间

4.2.实验

4.3.实验结果

4.4.分析与讨论

4.5.结论

参考文献

5.MOV多片并联在冲击老化过程中温度差的变化

5.1.MOV多片并联的理论研究

5.2.实验安排

5.3.实验结果及分析

5.4.新型嵌入式多点温度无线监控系统结构与优点

5.5.结论

参考文献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论文中存在的不足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针对MOV在10/350μs波形和8/20μs波形冲击下的破坏的问题,本文使用扫描电镜(SEM)结合材料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氧化锌压敏电阻(MOV)在高电压冲击过程中伴随的物质变化,从微观结构及组分角度分析MOV在电涌冲击下的破坏机理。研究表明:在8/20μs波形冲击破坏后期,MOV中的Sb2O3对整体致密性的控制能力明显下降,内部晶粒尺寸有所增加,晶界面之间有挤压破坏的特征;在10/350μ s波形冲击破坏过程中,大量的热量会造成MOV中Bi2O3的逐渐挥发,从而导致MOV内部离子迁移不均匀;8/20μs波形冲击下破裂损坏的MOV内部微观结构并不一定发生很大的变化,受破坏程度与冲击次数有关;但无论遭受哪种类型的冲击破坏,MOV的破坏实质是内部的微观物质由晶态逐渐转变成半晶态过程。
  针对MOV在单次8/20μs波形和同时序多次脉冲冲击下的破坏问题,本文基于黑龙江省防雷中心的多脉冲冲击平台,采用XRD-Rietveld全谱拟合法和SEM-EDS分析研究了氧化锌压敏电阻(MOV)在单脉冲与多脉冲冲击条件下的破坏机理,以压敏电压(U1mA)和漏电流(Iie)为自变量建立了对MOV结晶度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对MOV的寿命长短有很大的影响;在单脉冲的冲击破坏实验中Bi2O3与尖晶石中Bi12ZnO20之间会相互转化,而在多脉冲的冲击下各MOV的受损存在差异,有的与单脉冲的破坏类似,有的MOV在大电流冲击下温度升高会引起Bi2O3的挥发,造成MOV穿孔破坏;但在任何冲击条件下,MOV的破坏实质都是内部的各微观成分由晶态逐渐变为半晶态过程。
  针对MOV多片并联在冲击老化过程中各阀片的配合问题,本文通过冲击实验,红外温枪测温,SEM扫描电镜分析表征等实验手段研究了MOV多片并联在冲击老化过程中温度差的变化。研究表明:在长期电涌冲击下,并联体中各MOV受损情况不尽相同,受损较严重的MOV甚至会出现穿晶破坏现象,将导致其阻性与其他MOV的阻性产生很大差异,当再次经受电涌冲击时其将会吸收更多的冲击电流,这样就会造成各MOV的通流量不同,从而产生温度差。根据此现象,设计了一种嵌入式多点温度无线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判断电涌保护器中各MOV的配合情况以及整体的老化程度,具有针对性强,实时高效的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