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带有多阶段波动线性效用偏好的群体共识测度——以中国城市化拆迁谈判为例
【6h】

带有多阶段波动线性效用偏好的群体共识测度——以中国城市化拆迁谈判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基本内容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群体决策研究历史

2.2 群体决策的内涵及其优点

2.3 群共识理论研究

2.3.1 基于共识水平测度的研究

2.3.2 基于意见容忍度的研究

2.3.3 基于效用偏好的研究

第3章 拆迁过程中无效用偏好的群体谈判建模

3.1 建模机理

3.2.1 补偿区间

3.2.2 预算

3.2.3 容忍度

3.2 拆迁谈判要素

3.3 群体谈判建模及其经济意义

3.4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拆迁过程中带有效用偏好的群体谈判建模

4.1 效用模型

4.1.1 基本类型

4.2 多阶段波动效用模型

4.2.1 基于偏左型的分段线性效用函数

4.2.2 基于偏右型的分段线性效用函数

4.2.3 基于偏中型偏好的分段线性效用函数

4.3 带有效用偏好的共识建模及其经济意义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灵敏度分析

5.1 预算对群体共识水平的影响

5.2 容忍度对群体共识水平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群体共识决策的最终目标在于集结所有决策个体的意见从而获得一个大多数决策参与者认可的意见,从而达成共识。共识决策过程中不仅需要一个或一群能主导整个群决策发展动向以及具有高超领导能力的协调者,而且还需要考虑到共识决策过程中消耗的成本、决策个体的效用偏好以及共识达成的效率及效果。因此,如何安排合理的谈判成本、反映决策个体的效用偏好以及测度群体共识水平是本文着重考虑的问题。为此,本文以中国城市化拆迁为研究背景,试图将共识决策的相关理论成果运用于拆迁谈判过程中,以此来为中国的城市化拆迁提供科学而有力地支持。
  具体地,本文首先从城市化拆迁谈判的成本入手,构建了在满足所有拆迁居民补偿要求的前提下,达成拆迁谈判共识的最低预算模型,并通过Lingo软件求出最小预算以及拆迁居民的最优补偿数额;其次,考虑到拆迁过程中共识水平的度量、以及政府与拆迁居民对于不同补偿价格的偏好程度,本文将构建多阶段线性凸(凹)型、S型、倒S型、倒U型效用函数以及他们的不同组合,并且将他们引入到拆迁谈判共识谈判模型中,从而衡量共识水平的高低、谈判成员的心理偏好;再者,考虑到拆迁居民对于不同补偿价格的容忍范围,本文还考虑到他们的价格容忍度;最后,本文还着重考虑了政府预算以及拆迁居民的心理容忍度的变化对群体共识水平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灵敏度分析。
  不同于以往的偏好共识模型,本文一方面采用多阶段效用函数来表达谈判的共识水平,模拟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共识水平的波动趋势;另一方面考虑到了拆迁谈判的沟通成本,从而使得模型更加贴近真实的谈判场景。同时,本文在建构模型时,将非线性形式的模型转化为线性形式,从而提高了模型求解的效率,使得模型使用方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