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江中下游地区边界层结构对污染物影响的观测分析
【6h】

长江中下游地区边界层结构对污染物影响的观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第二章 试验介绍及资料处理

2.1 试验背景介绍

2.2 资料处理

第三章 观测期间污染物浓度分布

3.1 苏州东山污染过程

3.2 苏州城区污染过程

3.3 寿县污染过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边界层高度特征及对污染物的影响

4.1 边界层顶高度的确定

4.2 边界层高度日变化特征及对地面污染物的影响

4.3 边界层高度特征及对垂直方向上污染物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逆温层特征及对污染物的影响

5.1 逆温层的统计特征以及对地面污染物的影响

5.2 逆温层特征及对垂直方向上污染物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边界层急流特征及对污染物的影响

6.1 边界层急流的参数

6.2 边界层急流的统计特征及对地面污染物的影响

6.3 边界层急流特征及对垂直方向上污染物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苏州东山、苏州市区以及寿县3个观测站点2015年和2016年冬季探空观测数据,发现以下结论:
  1、长江中下游地区边界层高度具有明显日变化特征,夜间边界层高度偏低(150m),而白天边界层高度较高(750m)。不同下垫面边界层高度日变化略有差异。苏州城区地表升温快,边界层高度发展较强;寿县夜间冷却作用较弱,白天与夜间温差变化小,边界层高度变化平缓。
  2、边界层高度对污染物有重要的影响。在白天,边界层高度发展,污染物向上输送扩散,近地层污染物浓度下降;混合作用剧烈时,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均匀。
  3、逆温层主要发生在夜间和清晨,在夜间逆温层有从贴底层逐渐抬升到中高层的过程。逆温层的出现抑制了水汽和污染物的上下输送,使得颗粒物分别在逆温层上方和下方堆积,使得夜间地面和中高层同时出现污染物的堆积现象。
  4、边界层急流大部分出现在清晨和夜间。当边界层内某高度出现边界层急流时,会增大该层结对污染物的输送能力,使得该高度污染物浓度下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