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年学生儿童化倾向的心理机制及其社会动因研究
【6h】

青年学生儿童化倾向的心理机制及其社会动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前言

1.研究综述

1.1防御机制的相关理论

1.2防御机制的实证研究

1.2.1防御机制的早期研究

1.2.2防御机制的国外研究

1.2.3防御机制的国内研究

1.3青年文化的相关研究

1.3.1青年文化的理论综述

1.3.2青年文化的现实研究

1.4儿童化的研究动态

2.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3.研究方法

4.研究过程

4.1青年生活方式及倾向问卷的编制过程

4.2编制结果

4.3信度、效度检验

5.研究结果

5.1青年儿童化的性别、年级和地区文化的特点及差异研究

5.2青年防御机制的年龄、地区特点及其差异比较

5.3青年儿童化与防御机制的相关比较

6.分析与讨论

6.1青年期个体儿童化的性别、年级与地区文化的差异比较

6.2青年期个体使用防御机制的特点及差异比较

6.3青年儿童化状态与其防御机制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

6.4青年儿童化研究的实践意义

6.5本研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

7.研究结论

其他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在对防御机制与青年文化相关研究的综述基础上,量化了青年儿童化的外部表现,探讨了其内部动因。采用自编问卷《青年生活方式及倾向性问卷》、路敦跃编译的《防御方式问卷》,对475名南京、仪征两地的初中、高中及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青年儿童化的内容主要可分为八个方面,即卡通偏好、玩具交往、童化阅读、动漫释压、游戏行为、童年回忆、从众行为和亲子依恋。青年儿童化存在十分显著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而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2、仪征和南京地区的三个年龄段被试之间在总体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但不同年龄段青年之间在具体防御机制上仍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 3、青年儿童化总体上与其防御机制不存在显著性相关,但是儿童化的具体表现方式与消耗倾向、退缩、理想化、幻想、潜意显现和分裂这六个具有幼儿期心理特征的防御机制之间仍存在十分显著的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