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HP295钢中铈钛的热力学计算及其细化组织作用与机理研究
【6h】

HP295钢中铈钛的热力学计算及其细化组织作用与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稀土铈在钢中的行为及作用

1.3 钛在钢中的行为及作用

1.4 氧化物冶金概述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

2.2 钢中夹杂物研究方法

2.3 钢的组织研究方法

第三章 HP295钢中夹杂物的热力学研究

3.1 体系平衡组成的热力学计算方法

3.2 HP295钢中夹杂物形成的热力学计算

3.3 Ce-T i-Al-O-S体系夹杂物平衡组成热力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添加稀土/钛HP295钢中夹杂物的试验研究

4.1 不加稀土/钛的HP295钢中夹杂物观察及分析

4.3 钢中的钢中的Al2O3夹杂物金相及能谱图片

4.2 添加稀土/钛的HP295钢中含稀土、含钛夹杂物观察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添加稀土/钛HP295钢的组织分析

5.1 不加稀土/钛的HP295钢的组织观察及分析

5.2 添加稀土/钛的HP295钢的组织观察及分析

5.3 不同热处理对组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钢中夹杂物细化晶粒的机理分析

6.1 钢的凝固过程

6.2 错配度的计算

6.3 组织细化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氧化物冶金”技术提出之后,受到了冶金和材料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和广泛研究。它是通过利用钢中弥散、细小的氧化物夹杂促进形成晶内铁素体来细化组织,从而提高钢的韧性。国内外关于“氧化物冶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夹杂物促进晶内铁素体形核的机制方面,而对影响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工艺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
  本文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HP295钢中存在的夹杂物类型;通过观察钢中夹杂物的化学成分、形貌、尺寸及其分布,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影响;系统研究了不同冷却速率对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影响;探讨了晶内铁素体形核的机理。
  通过热力学计算,分析了实验体系的钢液以及凝固过程中,加入铈/钛复合剂前后夹杂物的生成规律。结果表明,不加入铈钛复合剂时,钢液中形成的夹杂物主要为不同含量的鳞石英(SiO2)、锰铝榴石(3MnO·Al2O3·3SiO2)、莫来石(3Al2O3·2SiO2)和刚玉(Al2O3)。加入铈钛之后,钢液中可能生成Ce2O3、Ce2O2S、CeAlO3以及Ti2O3×Al2O3等。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系统地观察了实验钢中,加铈/钛前后,各种夹杂物的化学成分、形貌以及尺寸分布,并且观察了电解得到的夹杂物的形貌,确定了钢中氧化物的类型。结果表明,钢中含铈氧化物是Ce2O3,这和热力学计算结果吻合。对夹杂物尺寸和类型的定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体系中,含铈量为0.2%,含钛量在0.03%左右,钢中可以产生尺寸较小、数量较多的含Ce2O3的夹杂物。
  通过在1200℃奥氏体化,改变了实验钢的原奥氏体晶粒大小,讨论了不同冷却制度对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急冷对形成晶内铁素体最为有利,钢中会产生大量细小、混乱分布的晶内铁素体组织。
  通过对各夹杂物和Fe之间的错配度计算,得出结论:CeS、CeO2、Ce2O3、Ce2O2S四种夹杂物与钢液中α-Fe、δ-Fe的错配度小于8%,这些高熔点粒子有利于促进HP295钢液中δ-Fe的非均匀形核。钢液中可能生成的CeS、CeO2等夹杂物与HP295钢液中γ-Fe最小错配度是45.8%,其最小值都大于8%,不利于促进γ-Fe的非均匀形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