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湛江东部海域中华白海豚的数量和分布
【6h】

湛江东部海域中华白海豚的数量和分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第一章 中华白海豚的分布及研究概况

第二章 湛江东部海域中华白海豚的数量和分布

第三章 湛江东部海域中华白海豚的行为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共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章:中华白海豚的分布及研究概况。
   第二章:湛江东部海域中华白海豚的数量和分布。
   2006年7月至2008年11月采用截线抽样法(Line transect method)在湛江东部海域进行了中华白海豚种群大小的野外考察,考察样线总长度达5223.5 km。
   样线上发现的中华白海豚125 群次的数据输入Diatance 5.0,进行种群密度和大小计算。用最小AIC 值选择的最适模型为风险函数(Hazard-rate),计算出考察水域中华白海豚种群大小为684 头(95%CI:506-925),是中国水域已知第二大中华白海豚种群。
   为期222天1409 小时野外考察过程中,共拍摄中华白海豚照片40683 张。
   以中华白海豚头部、背鳍和尾叶的疤痕、缺口和畸形等永久性标记作为个体识别依据,并以体色变化作为辅助。迄今为止编入目录的识别个体总共298 头。识别个体数量在考察期间累积增长。识别个体发现率在2008年9月份开始趋于平缓。
   识别个体发现频次从1 次到18 次不等。发现频次为非正态分布(Kolomogorov-Smirnov test,d=0.298,P<0.01)。
   2006年7月至2008年11月考察期间发现的351 群次中华白海豚初次发现位置被用来进行中华白海豚季节分布格局分析。结果显示考察海域中华白海豚的分布没有明显季节性差异。ESRI Arcview 3.2和AMAE(animal movement analystextension)模块被用来对考察海域发现频次7 次及其以上的21 头中华白海豚个体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发现中华白海豚个体分布格局具有多种样式;其分布范围大小从23.6 km 2-309.7 km 2 不等,平均值为103.4 km 2。
   发现的298 头识别个体中,ZJ1,ZJ17,ZJ21 三头识别个体连续4年被目击,另外还分别有22、65 头识别个体在3年和2年中被目击。这说明至少有一部分中华白海豚个体是长期居住在研究海域的“定居者”(resident),具有很高位点忠诚性(site fidelity)。
   第三章:湛江东部海域中华白海豚的行为。
   考察过程中对中华白海豚行为进行了仔细观察并分类,有觅食、旅行、繁殖、结群、助他、游戏、打斗、恐吓、躲避等。
   2006年7月至2008年11月考察期间共发现中华白海豚351 群次,最小的群为1 头,最大的群由32 头组成,群体大小平均值为8.42 ±5.95(n=351)头,群中中华白海豚个体数在12 头以下的占83%。考察过程中共发现新生幼体70头次,全年都有新生个体出生,但8、9、10 三个月份是出生高峰期。
   采用联系指数(Association index,AI)和联系系数(Coefficient of association,CA)两个量化指标对发现频次在7 次及其以上的21 头中华白海豚识别个体进行了海豚对的联系格局分析。总体来看,21 头可识别个体具有较低联系指数和联系系数,说明中华白海豚的社会组织结构具有流动性。但同时也发现ZJ44,ZJ46,ZJ77和ZJ78 四头可识别个体间具有高联系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